在一群老顽固反对声中开发的武器,英国“陆地床垫”火箭炮
二战时苏、德等国先后开发了自己的火箭炮,在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同样作为工业强国的英国在这方面则落后了不少,在战争后期才开发出“陆地床垫”火箭炮(Land Mattress)。
陆地床垫火箭炮
床垫火箭炮分为海床垫和陆地床垫,两者在技术上其实没多大关系。英国海军使用火箭炮的历史很久,早在鸦片战争时英国军舰就装备过一种名为Congriv的火箭,它通过简易导轨发射,外形就像是一支大号的窜天猴。
Congriv火箭
到了二战时,英国海军在小型登陆艇上安装海床垫,用来给抢滩登陆的陆军提供火力压制。这种艇被称为LCT(R),它通过导轨发射5英寸火箭弹,一艘600吨的坦克登陆舰改装后可发射1066枚火箭,它的射程只有2.7公里,仅能压制海滩附近的目标。
海床垫
在某次北非的战斗中,一股英军遭到德军打击危在旦夕,军官迈克尔·沃德尔上校请求附近一个高射炮阵地,用它们的Z防空火箭平射攻击德军地面目标,此举成功阻挡了德军的进攻行动,发挥出了和海床垫类似的效果。由此迈克尔·沃德尔上校意识到研制陆军火箭炮的重要性,返回英国后就开始研制工作,火箭炮以Z防空火箭为基础,但在命名上却沿袭海军的“床垫”之名,将其命名为陆地床垫。
陆地床垫火箭炮
研制工作面临诸多困难,不仅有技术上的,还有军方官老爷们的。反对最强的就是炮兵,因为火箭炮和常规身管火炮完全就是两种东西,性能差异巨大,研制、生产本就会挤占身管火炮的资源,服役后炮兵还需要花费人力、物力来适应新装备,火箭炮的定位、人员配置如何都是麻烦事。
不管怎么样原型火炮都在1944年完成,这一时期英国本土已经没什么空中威胁,一些闲来无事的高炮炮兵被调来协助工作,他们负责筛选雷管、组装炮弹等繁琐工作。到了9月,2门原型炮和一批军官派往法国,他们负责制定操作手册、培训炮兵,火箭炮后续增加了数量。
陆地床垫火箭炮
陆地床垫是一种牵引式火箭炮,重约1120千克,它有16或30根发射管,发射一种改装的3英寸空射火箭,弹重30.5千克,长1.77米,弹头来自海军5英寸炮弹,重3.18千克。发射器尾部安装了2面3英寸迫击炮的底座,射击前放下增强稳定性,高低机调节范围在30°~45°,火箭弹初速度353米/秒,最大射程约7.3公里,火箭炮齐射射速为4发/秒。
陆地床垫火箭炮
首次实战测试发生在10月,有几门火箭炮参与实战,另有一个炮兵团为这支实验火箭炮部队提供掩护,他们的对手是一个德军开放式高炮阵地。英军测试了多炮齐射和单发射击,评估认为火箭炮拥有极强的震慑力,单门火箭炮齐射时火力堪比一个炮兵团。
陆地床垫火箭炮
第二次实战测试发生在11月,火箭炮部队协助波兰第一装甲师发起攻击,开战初就发射了764枚火箭弹,有效压制了德军阵地,随后转为零散射击。此次战斗造成德军150人伤亡,俘虏400人,波兰装甲师对火箭炮大加赞赏。
陆地床垫火箭炮
虽然这些火箭炮实战表现还不错,后续又参与了几次战斗,发射的弹药超万枚,但它并没有迎来量产服役,因此其缺点也很明显。除了射程短、再装填耗时久等缺点,该炮还有大量其他问题。
陆地床垫火箭炮
它的炮弹引信、弹头、尾翼等是拆分运输的,到了前线需要士兵手动组装,增加了士兵负担。火箭炮使用一对6V电瓶为火箭弹和射击控制器供电,满电状态下可以坚持约10天,之后就需要耗时达2天进行充电,控制器还时不时短路。火箭炮的高低机强度不够,就连射击的震动都会造成齿轮卡死,炮兵需要频繁维修火箭炮。
陆地床垫火箭炮
或许是没有经验,火箭炮被设计成在25°~48°仰角射击,高低机不够用时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调整,然而实战中士兵们需要更大的射击范围,比如让火箭炮以近乎平射的方式作战,而这会超出发射器承受范围。
陆地床垫火箭炮
陆地床垫在技术上或许有待完善,但获得了步兵和炮兵的认可,只是它出现得太晚,没有时间对他进行改进,况且它和同时期其他火箭炮相比有差距,因此欧洲战场结束后就不再使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