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号发工资竟违法?公司被判赔5.4万,HR必看:工资发放时间新标准!
最近,一则关于工资发放时间的案例在知乎上引起了热议。深圳一家公司因每月20号发放上月工资,被员工以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经过仲裁和两级法院的审理,最终公司被判赔54481.7元。这一判决让众多HR震惊不已,原来20号发工资也可能违法!
那么,每个月几号发工资才算合法?什么情况下工资必须提前发放?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
一、20号发工资,为何违法?在这起案例中,争议的焦点在于公司每月20日发上月工资是否构成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但具体支付日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然而,深圳的工资支付条例进一步规定,工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约定的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第七日。
也就是说,在深圳,公司一般应在次月7日前发工资,最多可延迟5天至12日。在特殊情况下,如生产经营困难,且征得工会或员工本人书面同意后,最迟可在22日发工资。但本案中,公司将20日发工资作为常态,显然违反了这一规定。
为了避免类似的用工风险,用人单位和HR必须了解并遵守当地的工资支付规定。以下是部分地区工资支付周期的相关规定:
北京市、上海市: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一次工资。
广东省:最长三十日。
四川省(重庆市亦同):未具体规定日期,但规定了支付周期。
天津市、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至少一个月支付一次工资。
江西省:未具体规定日期,但规定了支付周期。
河北省、辽宁省:用人单位应当每个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
可以看出,虽然全国范围内法律仅规定了工资至少需每月支付一次,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支付时间标准。
三、薪酬管理:不仅仅是工资计算薪酬管理作为HR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远不止于工资计算。薪酬结构、计算方法、岗位评估、薪酬调研、宽带薪酬、年薪制、薪酬预算、薪酬调整、长期激励、员工福利、特殊岗位薪酬、薪酬战略等12大模块内容,都是薪酬管理工作需要面对的难题。
对于想要转做薪酬模块或已经从事薪酬工作的HR来说,不断学习薪酬设计知识、掌握薪酬设计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司的薪酬管理合法合规,同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工资发放时间看似简单,实则关乎公司的合法运营和员工的切身利益。HR们务必擦亮眼睛,仔细研究当地的工资支付规定,以免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