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贸易协议料宣布在即,特朗普可能是自由贸易的救星?

环球局内人 4天前 阅读数 6 #推荐

中美之间的瑞士贸易会谈预计在5月9日就会开展。5月7日晚,特朗普再次对其全球关税战释出软化立场的讯号,在Truth Social上“卖关子”,宣布将会在美国东岸时间8日早上10时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跟“一个又大又获得高度尊重的国家”的代表一同就“一个重大贸易协议”举行一个“大型新闻发布会”。

虽然特朗普没有明言这是哪一个国家,不过外界普遍预期第一个跟特朗普谈成贸易协议的将会是英国。根据英媒报道,英国贸易谈判人员本周正在华府处理谈判的最后阶段。

英美“象征式”贸易协议

协议的重点似乎是美国将会以低关税的配额制去处理英国汽车和钢铁,在配额上限之内的有关商品不必面对特朗普上台以来实施的25%商品种类关税。而英国的交换条件则是削减针对跨国科技企业的数码服务税(税率为来自英国收入的2%)、削减美国汽车关税(预计由10%减至2.5%)、削减农产品关税等--不过英国预计将会跟从欧盟标准,并不会对美国的氯洗鸡肉、激素牛肉作出宽免。

目前,美国向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所提供的“对等关税”90天豁免到7月8日即将到期。为了得到一个不再实施超高“对等关税”的下台阶,特朗普正寻求同至少17个主要贸易伙伴达成贸易协议。但由于时间紧迫,这些贸易协议大概只能是“象征性”为主,最多只会有一些贸易规限上的小修小补,又或者承诺未来谈成大交易,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议。

预计在8日公布的英美贸易协议将会是第一个特朗普2.0贸易协议。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很快就知道。

2025年2月27日,美国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英国首相斯塔默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时握手

即使这些贸易协议可能只是特朗普收回关税成命的下台阶,它们至少有助于避免世界陷入互相报复的关税战恶性循环之中。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除了这种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协议之外,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行动,在全球范围内似乎正在加速其他国家互相达成贸易协议。

英国印度抱团

5月6日,英国就跟印度达成了全球第五、第六大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是英国脱欧后的第一个重大贸易协议,是向来有保护主义倾向的印度罕有同其他国家达成的贸易协议。这也是特朗普上任之后第一个主要经济体之间达成的贸易协议。

根据协议,印度将对大约90%的英国出口商品削减关税,当中85%在未来10年内将达至零关税。例如对英国威士忌和毡酒的关税将会由150%减至75%,未来再逐步减至40%;英国汽车的关税则会由100%减至10%,不过要面对一定配额;化妆品和医疗设备的关税则是减半或撤销。而由于英国本来对印关税甚低,协议达成后几乎完全撤销。

4月28日,英国和印度官员进行贸易会谈

在商品贸易外的其他层面,英印处理了电子合约的法律认定、防止强迫原始码转让等电子贸易范畴的议题;英国企业亦将更容易参与印度政府的采购;双方就知识产权保障、产品地理标志(GI)等项目达成共识;协议亦就双边投资达成了一个让企业控诉政府的仲裁机制。

不过,由于英国反外来移民风气正盛,英国并不愿向印度公民开放更多的工作签证,印度也没有给予英国法律和会计服务业更大的市场准入权。虽然如此,英国向公司内部转移到英国的印度员工提供三年期的国民保险(NI)供款豁免,相对地减低了在英国工作的印度员工雇用成本(按:此举被英国右翼政客攻击为伤害英国本土工人)。

根据英国政府的估计,协议将能去除印度针对英国货总值4亿英镑的关税,到2040年令英国经济增长0.1%,长远将英印贸易额增加超过三分之一(相当于255亿英镑)。

由于英国只是印度的第16大贸易伙伴,而印度只是英国的第12大贸易伙伴,这项英印贸易协议的即时影响非常有限,其正面效益需要极长时间所能实现。不过,在特朗普逆转全球自由贸易的大势之下,英印自贸协议可算是对特朗普的一个标志性的反击。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Vikram Doraiswami就表明英印的态度就是“先把我们可以达成的先收进口袋里”。

2月24日,英国商业贸易大臣雷诺兹到印度访问,与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一同出席活动

英印自贸协议其实只是全球不同国家加速深化贸易关系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当中,被特朗普政府中人处处针对的欧盟显得特别积极。

美国以外的贸易圈

去年12月,欧盟就同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确定了双方的自由贸易协议,只待欧盟大部份国家的国会通过。

目前,欧盟也加速了同印尼、菲律宾、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贸易谈判,而且希望能够在洁净能源标准的问题上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国家趋同。

而2013年以来一直停滞的欧盟-印度贸易谈判也开始加速推进--由于双方贸易议题与英印类同,英印贸易协议的部份内容大概会成为欧度谈判的参考对象。

英国自去年工党政府上台之后也积极开始修补同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双方5月19日将在伦敦举行峰会,其中贸易关系是会谈的重点。

2025年3月2日, 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伦敦召开欧洲国家领导人峰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出席

另一边厢,即使欧盟对于中国和俄罗斯的紧密关系有所不满,甚至公开批评中国仍然是俄罗斯乌克兰战争的关键推动者(enabler),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俄罗斯就无法发动同样程度的战争,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人已避谈对中国的“去风险化”(de-risking),并在纪念中欧建交50周年的时间点上表明此刻“正值全球不确定和地缘政治变化之时……在此背景下,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伙伴关系。”

如今,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9至12日到瑞士访问并同美方代表会晤之后也将访问法国与法方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从加速世界各国互相发展更紧密贸易关系的角度来看,特朗普可算是功不可没。

“美国vs全世界”的反效果

回顾拜登执政的时候,世界似乎正在按照他眼中所谓“民主vs专制”的政体缓缓割裂成两个贸易体系重心,中间则留有一大堆相对中立的国家各自向两方分别建立贸易关系。这种以意识形态主导的贸易设计可见于拜登下台前公布的“三梯次”AI芯片管制提案中,此提案将全球国家分成三个梯次作芯片出口限制。

但特朗普却不吃这一套,5月7日美国商务部也表明特朗普政府将重审这套原将于5月15日生效的规限。对于特朗普而言,全球贸易并不是一件“民主vs专制”的事件,而是全世界都在占美国便宜,因此美国要对其他所有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

图为拜登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于2025年5月7日播出节目中谈论特朗普百日施政

这种“美国vs全世界”的划分反而令到原本以为可以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更努力去开拓其他国家的市场,英印快马加鞭达成贸易协议就是明显例子,而加拿大促进国内不同省份之间的贸易而不再依赖输往美国的南北贸易,也是早前大选期间各党的共识。

同时,特朗普对于其他国家的蛮横无理(主张收回巴拿马运河、吞并格陵兰、支持欧洲极右政党、要加拿大变成第51个州、希望派兵到墨西哥打击贩毒集团等等)也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普遍对特朗普政府感到非常反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维模式是人之常情,自由贸易本来是环球左翼反对的对象,如今特朗普以自由贸易为敌,人们对于自由贸易反而变得愈来愈有好感。

图为2025年5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出席众议院委员会的听证会

而且,在特朗普的白宫中,暗中似是自由贸易支持者的财长贝森特等人似乎开始“得宠”,影响力开始压过关税鹰派纳瓦罗等人。最终,由贝森特主导以关税施压他国的贸易谈判,可能会达至“反效果”,反过来促成本来设有甚高贸易壁垒的国家拆除壁垒,并透过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惠国待遇标准对全世界开放市场。

世事发展难料,以保护主义关税四面树敌的特朗普最终可能会变成自由贸易的救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环球局内人

环球局内人

纯粹兴趣使然,梦想是成为一名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