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精选热点:我国核电又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核心公司受益
1、模拟芯片“电子系统的“心脏”,该半导体细分产业规模加速扩容
机构指出,作为电子系统的“心脏”,模拟芯片在电子电路中应用广泛,AI可穿戴设备逐步渗透、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有望驱动行业实现量价齐升。
模拟芯片由电阻、电容及晶体管等构成,是专门处理连续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芯片。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加速发展,我国模拟芯片市场需求呈现日益增长态势,产业规模加速扩容,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2497亿元增长至3026.7亿元,2024年已进一步增至3100亿元以上。
开源证券表示,模拟芯片主要是以成熟制程的产品为主,国内供应链相对成熟。同时,国内模拟芯片市场目前由TI、ADI等国际大厂主导。随着中国开始对成熟制程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我国模拟芯片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A股上市公司中圣邦股份:公司为国内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较为全面的模拟和模数混合集成电路产品矩阵,产品全面覆盖信号链及电源管理两大领域,有32大类5,200余款可供销售产品。
上海贝岭: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 专注于模拟及功率芯片的设计及开发。 公司集成电路产品业务聚焦于模拟集成电路产品领域,产品涵盖电源管理、信号链产品和功率器件产品。
北京君正:公司的存储芯片和模拟互联芯片可用于汽车多个系统中。
2、核电:填补国内空白,我国该技术进入新阶段
据中核集团消息,近日,我国面向全球发布《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本次发布不仅建立了中国在小堆开发和应用领域技术话语权,标志着中国小堆技术自主创新及国际合作进入了新阶段,将更有效助力我国小堆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应用,为全球尽早实现“零碳”目标提供中国方案。
小堆是核电的一种类型,具有小型化、模块化的特点。浙商证券表示,核电在清洁性、稳定性、利用小时数等方面优势明显,对于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发展核电的紧迫需求,2021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此后核电核准审批已重归常态化。
根据《中国核能发展与展望(2023)》,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10%,相比2022年翻倍。从行业格局上看,核电运营牌照较为稀缺,目前仅中广核、中核、国家电投和华能四家企业具备资质,而伴随着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目前三代技术已成为主流,四代技术也加速突破。
A股上市公司中
东方电气:公司打造了火电、气电、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六电并举”和高端石化装备、节能环保、工程与国际贸易、现代制造服务、电力电子与控制、新兴产业“六业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
中国核建:公司为中核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全面掌握CAP1000、EPR、VVER、华龙一号等所有堆型、全部规格系列的核电关键建造技术和快速建造能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