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萨那机场,红海航运危机升级?专家解析背后真相

铭山印记 7天前 阅读数 1 #历史

2025年5月6号,以色列空军对也门首都萨那国际机场来了一场毁灭性的空袭,这消息一出来,可把全世界都震惊了。

以色列这次对萨那国际机场的空袭,那叫一个惨烈。短短时间内,就发动了20多次精准打击,直接让这座也门和外界沟通的重要空中枢纽彻底瘫痪了。但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军事行动,背后藏着美以精心策划的“双轨打击”战略,也是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一个体现。从红海航道面临的危机,到跟伊朗“抵抗之弧”的博弈,这场空袭不仅改变了也门的发展,还把全球供应链和地区安全局势推向了新的临界点。

咱深入分析一下,这次空袭背后,美以之间可是有协同作战的深层原因。以色列空袭萨那机场的时候,美军也没闲着,对也门荷台达港、拉斯伊萨石油码头发动了29次轰炸,在空中和海上形成了立体打击。这种配合,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以这是针对胡塞武装,使出了“经济绞杀 + 军事压制”的双轨策略。

也门这地方地理位置太关键了,它可是红海沿岸的重要节点,控制着曼德海峡,全球12%的贸易量都得从这儿过。这几年,胡塞武装通过袭船战,让40%的商船都得绕到非洲好望角去。这一绕,欧洲能源价格涨了30%,亚洲到欧洲的航运成本更是飙升了400%。以色列摧毁萨那机场,就是想切断胡塞武装通过空运获得导弹等武器的通道。美军打击港口呢,则是要削弱胡塞武装的物资补给能力,从经济和军事两方面同时压制他们。

胡塞武装可是伊朗支持的“抵抗之弧”的核心力量,一直让以色列头疼。以色列说空袭萨那机场,是要“斩断伊朗向胡塞输送武器的空中通道”。可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胡塞武装在武器技术上有很强的自主性,高超音速导弹技术不完全依赖伊朗援助。他们通过逆向工程,还有在黑市交易,慢慢实现了部分技术自主研发,面对外部压力也更有韧性。

从美国角度看,现在美国正处于战略收缩和维持霸权的矛盾中。特朗普政府虽然又回来了,但国内政治因素牵制太多,美国不想再陷进中东的地面战争了。在这种情况下,美以这次联合行动,其实就是美国想借以色列的军事力量,用低成本维持在红海地区的霸权。不过这策略已经开始暴露出问题了,4月28号,胡塞武装袭击美军航母“杜鲁门号”,逼得航母紧急规避,还导致战机坠海,这就是给美国敲了个警钟。

从战争伦理角度看,以色列对萨那机场的空袭,那可是严重违反规定的。《日内瓦公约》第52条说得明白,民用设施得满足“直接用于军事行动”,而且“军事利益大于平民风险”,才能成为打击目标。可以色列说萨那机场被用于“恐怖运输”,却拿不出证据。萨那机场是也门唯一的国际运输通道,80%的人道主义物资都得从这儿中转。以色列这一炸,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只能暂停粮食运输,200万也门儿童马上就面临饥饿威胁。国际红十字会也指出,以军所谓的“精准打击”,把航站楼、跑道、导航系统都给毁了,这种“系统性破坏”行为违反国际法,都构成战争罪了。

再对比一下美军之前对萨那机场“回避打击”的态度,就更能看出以色列这次行动有多激进。以色列这“以牙还牙”的做法,以前军事行动里也有体现。2024年12月,以军空袭也门就导致萨那数千户家庭停电,这次更是直接把机场给摧毁了。这么狠的手段,连美军内部都担心,过度激化胡塞武装,红海航运危机可能会失控,地区和全球局势就更难预料了。

以色列空袭萨那机场,就像推倒了地缘政治的多米诺骨牌,从红海到全球,引发了一连串反应。

胡塞武装已经放话要“七倍还击”,后续报复行动让人担忧。一方面,红海航运袭扰可能会常态化。2023年红海危机时,胡塞武装袭击商船,全球供应链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要是这次袭船战升级,国际油价说不定能突破150美元/桶,全球经济可就遭大殃了。另一方面,胡塞武装导弹技术还在发展。他们现有的“巴勒斯坦 - 2”高超音速导弹,已经能突破以色列“箭”式和“萨德”系统拦截了。以后,他们很可能部署更先进的滑翔弹头,打击能力和威慑力更强。

对伊朗来说,以色列空袭让它陷入两难。伊朗一直支持胡塞武装,可自己现在也内忧外患。以色列空袭后,伊朗要是加大对胡塞武装支持,肯定会招来美国更严厉制裁;要是不管,又可能失去在“抵抗之弧”的领导地位。所以,伊朗可能会通过代理人,比如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搞点有限的报复行动,在维护自身利益和避免过度冲突之间找平衡。

在中东“抵抗之弧”里,哈马斯、真主党这些组织被以色列打击后都低调了,胡塞武装一直活跃,慢慢成了“抵抗轴心”新核心。但这也有风险,以色列可能会把打击范围扩大到伊朗本土,就像2006年黎以冲突那样,多线作战,地区局势就更乱了。

面对这么复杂危险的中东局势,国际社会得赶紧行动,从多个方面找解决办法。

联合国得发挥协调作用,推动建立“萨那机场临时保护区”,让中立国家监督,保证人道主义物资能运进去。也门70%的人都靠粮食援助过活,断了援助,肯定会引发大规模饥荒,所以保障物资供应刻不容缓。

还可以参考2023年“繁荣卫士”护航行动的经验,建立一个有阿拉伯国家、欧盟等多方参与的多边护航联盟。同时,跟胡塞武装秘密谈判,解除对商船限制,换来人道主义物资顺利进入,这对缓解红海航运危机、稳定地区局势很重要。

美国也得重新审视伊朗核问题,重启伊核协议谈判。解除对伊朗制裁,让伊朗约束胡塞武装。当然,这得以色列有点战略克制,老靠军事手段,只会让地区更动荡,最后自己安全也受影响。

现在萨那机场一片废墟,这就是以色列“以暴制暴”错误战略的证明,也拷问着现代战争伦理。民用航站楼变成战场,不管找啥“自卫”借口,都掩盖不了对平民生存权的践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光靠军事胜利换不来长久和平。2006年黎以冲突,以色列摧毁了黎巴嫩真主党70%的火箭弹库存,可战后真主党很快重建,冲突根源还是没解决。现在中东局势也是这样,只有打破“报复 - 反报复”的恶性循环,通过政治对话,重建地区秩序,才能让中东不再陷入更大灾难,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铭山印记

铭山印记

军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