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窝囊的白客,病娇的辛柏青,《大风杀》不差,但总觉得差口气!
五一假期进入了尾声,五一档的十余部电影也开始了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从战况上看,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
意料之外的有两点,一是从猫眼的数据监测上看,大多数片子的票房表现都超过了猫眼五一前的预期,五一的电影市场似乎有了一点春天的感觉。第二则是曾毅跨界的首秀《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数据超出想象,大有五一档“小黑马”的味道。
而意料之中的也有两点,一个是马丽转型之作《水饺皇后》领跑五一档,口碑票房双丰收,目前预测已经过3.6亿,随着口碑发酵,上线或许还会继续上调。
而另一个就是,《大风杀》的票房,终于还是不出意外地扑了!五一档开始预售的时候,大家就猜到《大风杀》的票房可能不会太乐观,毕竟题材所限,内容所限。虽然,在上映前,这部片子在北京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不仅好评如潮,还入围了“天坛奖”,并获得了最佳编剧和最佳配角,但这并没有在票房上有多大助力,上映首日,《大风杀》票房倒挂不说,实时预期也跌至800万以下,远不及最开始预测的首映日票房落点在1100万左右。
但也正是因为题材和内容,小编的五一档观影之旅就是从《大风杀》开始的,毕竟,一个3V44的对决就足够吊人胃口,而且还放生在禁枪前的西北小镇,这样的预告,对于成年男性而言可谓吸引力十足。而当小编看完之后,客观的说,这肯定是一部及格的片子,是不是良好取决于观众的个人口味,但距离优秀,总觉得差口气!(以下内容基本0剧透,可放心阅读)
全员演技在线,演员角色反差感拉满先说优点,不得不说,这部剧的演员的演技都相当可以,而且反差感十足,让观众看完有一种认识了多年的朋友,原来背地里是这样的人讶异感!
两位男主,一个是内娱窝“囊废赛道”的顶尖王者,人夫感满满的白客,这次,却非要硬气起来!另一个则是即使出道时就演反派,但总让人觉得他一脸正气的辛柏青,这次,直接阴郁病娇到底!
或许,因为演员形象太深入人心,所以他们的反差呈现意外的让人相当惊喜!当白客一气呵成的完成机关枪拆卸的时候,小说里隔壁一脸软弱的大叔其实是退伍特种兵的形象得到了具象化。至于辛柏青更是绝,他在《大风杀》里的每个镜头,都由着极强的病娇感,带入这个设定去想他在《人世间》里塑造的周秉义,简直细思极恐,不寒而栗。
不管是主角的反差,配角的反差也极度惊艳!友情出演的耿乐,绝对称其了这部剧的前1/3,至于为什么后面没有撑起来,那是因为他下线了!难怪可以获得北影节最佳男配,毕竟,当你看完耿乐在《大风杀》里表演,你会将所有小说里那种有脑子但不多,把所有心眼都写在脸上,自以为是,嚣张跋扈,一心谋权篡位的炮灰反派,全部自动带入耿影帝的脸!也会更加懂得那句老话的含金量:“莫装B,装B遭雷劈”。
喜欢古早西部牛仔电影的人,对于大漠美学都有一种强制的形容词:“硬汉”!而今年开年爆款悬疑剧《沙尘暴》则再次点燃了大家对于大漠美学的热情。
《大风杀》在大漠美学的呈现上,小编觉得除了后半部分那个浮夸的沙尘暴特效,其他都做很不错。电影用苍凉的大漠氛围很好的完成故事基调的搭建,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主角们“硬汉”的形象,加了分。
大漠配硬汉,是古早西部片的标配,但《大风杀》好的点就在于,这部剧所有的硬汉,都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无论是守护小镇的白客,还是心狠手辣的辛柏青,他们在塑造人物的时候,都严守了,这只是个人的底线。所以当警察夏然偶然“白客上身“时,悍匪“北山”在一瞬间温和时,我们不觉得违和,不觉得违背人设,而是觉得这个角色很真实。
尺度到位,前半段剧情精彩,节奏舒适作为警匪枪战片,又是西部主题,尺度从这部片子宣传开始就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剧方也是反复强调,一刀未剪!从最终呈现上看,这句话不算是噱头,剧方已经在能过审的前提下,保留了最大尺度,至于一些限制级镜头,处理的也算是到位,用了不错的镜头语言给了观众极度贴近真实的遐想,有些时候,这样的处理,比直接看到血淋淋的画面更有冲击力。
同样,作为一部警匪枪战片,节奏把控也很重要,太慢,不刺激,太快,会杂乱无章。而《大风杀》在节奏方面则是割裂感极强。先说好的,这部剧的前半部分,小编觉得节奏非常舒服。
从开场用连续死亡、枪战对决、剧情小反转等强视觉冲击铺设悬念,到大反派北上刚上线就上演一箭双雕的精彩大戏,可以说让观众一直处在紧张的情绪中,悬疑感拉满,更是对剧情的发展有了极度期待,整部剧的前半段,可以说,讲述的相当完整也很到位。但看前半段,这部剧能获得最佳编剧实至名归。
反转刻意,后半段节奏混乱但,很可惜,这部剧后半段,随着两个大反转的到来,整个节奏乱了!相比于前半部分的反转意外却合理,后半部分影响剧情走向的反转就很刻意,并且有些单薄。有一种,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感觉。
可能是出于电影时长的限制,在电影的后半段,剧情可以说是相当的急躁,甚至有点草率,因为接二连三的反转缺少了合理性,就让后面接连的重点剧情显得相当单薄,很明显的为了高潮而高潮。特别是,夏然没有“西部英雄命”却有“西部英雄病”的剧情,让观众感受到的不是夏然作为“夜猫子”的绝望,只是他在作死!
而故事高潮的结束更是有些离谱了,全剧花大力气塑造的病娇狠辣的北山,却在那一瞬间完全破防,虽然可以强行解释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在后半段如此混乱的节奏下,这样的高潮收尾,只会让观众觉得草率。
人物形象故事欠缺,看完觉得故事只讲了一半而后半段混乱的节奏和草率的收尾,也在宣传期时,被一部分营销号渲染成病娇反派和“忠犬”保镖的“兄弟情”,成为这部剧又一尺度突破。
坦率说,这个观点真的很营销……但这也是《大风杀》另一个硬伤——人物故事总差着一口,就是不讲完!无论是夏然,还是北山,甚至是北山的“忠犬保镖”舌头、有爱但不多的夫人,还有那个一直让观众觉得有身份的多杰,每一个人的故事在这部剧里都只讲了一半,但就是不给你一个明确的交代,全靠观众自己脑补。
夏然为什么总有一种“丧感”?北山在入狱前到底经历了什么?舌头为什么会对北山死心塌地?李红(北山的女友)与北山到底有怎样的情感纠葛才会导致对彼此又爱又恨?多杰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为保护夏然不惜去死?这些问题,导演似乎觉得观众应该完全理解,所以电影全完没有给答案!
更糟糕的是,在前半段的剧情里,编剧不停的用镜头语言让大家产生这些疑问,甚至还通过反派告诉大家警察保护的人里有卧底!结果,到结尾了,也没说卧底是谁,只有仓促的反转带来的多少可能让人误会的镜头。所以,不是营销号博眼球,是真的故事不给答案啊!
所以无论这部剧的前半部分铺垫的有多好,画面有多符合调性,演员演技有多到位,后半段的节奏混乱,反转刻意,以及没有应该有的答案都让这部剧离优秀的越来越远,或许,制片方是觉得《大风杀》还可以有前传,但问题是,在这样的票房下,《大风杀》差的这口气,真的有机会用前传补上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