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蒋介石外甥不小心踩了警察局长小老婆的脚,被赏三耳光
【前言】
1936年的某个夜晚,突然,一阵电话铃声猛地响起,把床上的人从美梦中拽了出来。他还没顾上嘀咕两句,电话那边就传来响亮的声音:“我是上海的一把手,吴铁城!”
听到这话,床上的人猛地睁开了眼:“哎,吴市长,这么晚打电话来,是有什么急事吗?”吴铁城直接了当地问:“你今天抓的那个人,你清楚他啥来头不?那是蒋委员长的亲外甥啊!”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蒋介石为啥要把他的亲外甥给逮起来?后来这事儿到底是怎么摆平的?
【机缘巧合下的翻身】
清光绪年间,那是公元1881年,陆连奎在苏州乡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呱呱坠地,家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转眼间,陆连奎十四岁了,可还没找到个能养活自己的活儿干。有那么一天,家里来了一位走亲戚的客人。
瞧他年纪也不小了,我就跟陆父讲了:“我有个老乡,在乌镇的一个部队里头做领导,上个月还提说要我帮他找个帮手。连奎这小子既聪明又勇敢,要不让他去试试,咋样...”
陆连奎在一旁听见亲戚提及部队里有枪,立马眼睛一亮,跟父亲说:“爸,我想去试试!”要知道,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好男儿不该去当兵,所以陆父陆母心里都有点犯嘀咕。
不过他们想了想,觉得这样既能锻炼儿子的心性,又能培养他的责任感,于是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就这样,陆连奎在亲戚的指引下,踏上了前往桐乡乌镇的路。
到了这儿,他不再是家里那个懒洋洋的样子,而是踏踏实实干起了杂役的活儿。没过多久,因为他脑子转得快,队长就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但谁都没料到,这事儿竟成了陆连奎走向无尽黑暗的起点。
在军队待的那一年,他看到了好多战友整天吃喝玩乐、胡来一气。但由于自己囊中羞涩,他压根没法跟他们混到一块去。心里头既眼红又想占点便宜,陆连奎瞅准队长喝高的时候,悄悄摸走了队长的手枪。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跑到镇子外边一个有钱的地主那儿,吓唬人家给了他一笔钱。到了第二天中午,他就请兄弟们搓了一顿,这次他心里头那叫一个舒坦,头一回有这种感觉。但没想到的是,那个地主跟队长关系铁得很。
队长想拿陆连奎开刀,给其他人一个教训,就照着地主的意思准备干掉他。不过好多人出面帮他说话,最后陆连奎算是躲过一劫,揣着十块大洋,慌慌张张连夜搭上了去上海的运煤船。
他孤身一人来到这儿,就在一家卖水果的店里打起了工。有次碰巧,他救了上海的大老板虞洽卿一命。虞洽卿特别感谢他,自己动手给他写了封推荐信,让他拿着去找青帮的大佬黄金荣,谋求个差事。
从那以后,他就踏上了一条既神奇又危险的人生旅程。
【惹错了人,只得破财消灾】
刚到黄金荣手下混的时候,陆连奎不过是在英租界巡捕房干活的一名中国警察。因为他脑子转得快,又会那套讨好上司的江湖把戏,陆连奎慢慢就被上司给看上了。
没几年工夫,他就爬上了公共租界督察长的位子。地位一提升,手里的权力也大了起来,陆连奎就变得贪心不足,开始拼命捞钱。起初,他搞了个百货商店。
后来,他又一连串地开了中央报社、旅馆这些买卖。因为有大佬撑腰,加上他自己本事大,那时候的上海滩,就没啥事儿是他摆不平的。但就算是这样一个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人物,也有吃瘪的时候。
有一天,陆连奎跑到中央报社去找他的情人刘小姐约会。当他们手牵手走进电梯时,电梯里人多挤得慌,一个提着箱子的年轻小伙子不小心踩到了刘小姐的脚,而且他的箱子还碰到了刘小姐的腿。
听见刘小姐尖叫,陆连奎立马气得不行。把刘小姐安顿到房间,陆连奎就跟茶房的人说:“把那个不长眼的东西给我揪出来!”问清楚那个年轻人的房间号,陆连奎立马带着人就冲过去了。
门一开,陆连奎就猛地冲进来,大声问道:“你那箱子里到底是啥玩意儿?赶紧打开给我瞧瞧!”年轻人看他这副架势,却一点也不慌,慢条斯理地说:“这跟你有啥关系?你凭啥查我箱子啊?”
听到这话,陆连奎这个平时就爱摆架子的人,立马火冒三丈。他二话不说,抬手就给了年轻人一巴掌。年轻人脸上火辣辣地疼,一时间都懵了。等他回过神来,立马大声嚷嚷起来:“你敢打我,我跟你没完!”
话刚落地,陆连奎立马卷起袖子,再次给了年轻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行!既然耳光都能论价,那我就不客气,多赏你几个。你说个数,一两百万对我来说,根本不在话下!”话音未落,他的手又一次挥向了年轻人的脸颊。
陆连奎使了个眼色,手下立马把那年轻人逮住带走了。那时的他压根没想到,后面自己会为此吃多少苦头。到了夜里头,一阵电话铃猛响,把陆连奎从睡梦中拽了出来。
他还没来得及嘀咕两句,电话里就传来一顿猛烈的训斥:“喂,我是上海市长吴铁城!你知不知道,你刚刚逮走的那位,是蒋委员长的亲外甥,俞洛民啊!”
听到那话,陆连奎立马从床上蹦了起来,火急火燎地把白天逮住的那个小青年请进了屋,说道:“俞先生,真是我瞎了眼,没认出您这位高人,求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计较。”但蒋介石对这种道歉方式,压根儿不买账。
没过多久,蒋介石给吴铁城打了个电话,说:“听说那位陆先生挺有钱的是吧?得了,我外甥被打的事就算了,不用他赔了。现在国家正危难呢,要抗日,就让他捐个十架飞机出来吧!”
一听到这个消息,陆连奎脑袋里就像被炸响了一样。他本来琢磨着赔个一两百万把事情摆平,哪成想蒋介石竟开口要那么大数目。就是把他的家当全搭上,也弄不来十架飞机啊。
没办法,他只能去找在国民党里当大官的好友褚民宜帮忙。褚民宜费了好大劲,最后陆连奎通过捐一架飞机,把那三巴掌的账给还了。打那以后,陆连奎就开始走霉运了。
【自寻死路】
捐飞机那事儿之后,陆连奎名声一落千丈,整天就靠喝酒来排解苦闷。巧的是,这时候他师傅黄金荣还摆酒庆祝,看起来挺高兴。陆连奎一看这情形,心里更窝火了,于是琢磨出一个对付黄金荣的法子。
他摸清黄金荣爱好戏曲的底细后,就琢磨着在黄金荣外出看戏那会儿动手。他安排人手,瞅准时机把黄金荣给绑了,打算狠狠敲上一笔,好让自己心里那憋屈和怒火出口气。
听说黄金荣被人绑了,要50根金条才放人,杜月笙心里头有数了。他跟黄家说,先拿49根金条出来,剩下的就用那些金银首饰凑数。到时候,谁身上多了些首饰,那绑黄金荣的头头儿就是谁了。
杜月笙出手就是不一样,他设计的法子真管用,黄家很快就集齐了金条和珠宝,然后交给了来拿赎金的人。隔天,黄金荣就被放回家了。至于那些金条和珠宝,也都原封不动地到了陆连奎手里。
送走了绑架犯之后,陆连奎把全部首饰都给熔了,铸成了一根大大的金条,但他特地留下了一个做得特别精细的金耳勺。这个金耳勺在陆连奎兜里揣了一个月,一点特别的事儿都没碰上。
但就在他没那么防备的时候,麻烦就偷偷找上门了。那天,他在三姨太屋里喝得酩酊大醉,三姨太呢,因为手头紧,就趁这时候,从他口袋里摸出了那个金耳勺。
接着,她直接拿金耳勺去换了钱。有了那个金耳勺,杜月笙很快就找到了绑架案背后的黑手,陆连奎。没过多久,陆连奎在去中央报社的路上就被人干掉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