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麦肯兹红色预警:15炼油厂2035年前集体"断气"

新筠评国际 3天前 阅读数 40 #国际

2025年4月,伍德麦肯兹的《全球炼厂关闭威胁分析》报告如一记惊雷,揭示了炼油行业的残酷真相:到2035年,全球21%的炼油产能(相当于每日1840万桶原油处理能力)将被卷入关停或重组的漩涡。这场风暴的中心,是欧洲与中国——前者60%的炼厂因碳税重压和需求塌陷濒临绝境,后者虽手握“炼化一体化”的盾牌,却仍难逃15%-20%的产能过剩魔咒。当非洲Dangote炼油厂以65万桶/日的产能鲸吞西非市场,当欧盟碳价以每年8%-12%的增速向150美元/吨狂奔,传统炼油巨头的生存法则正被彻底改写:要么化身化工巨兽吞噬原料价值,要么沦为新能源时代的“恐龙标本。

一问:全球炼油厂为啥突然集体"躺平"?这年头连炼油厂都开始"内卷"了。欧洲的老厂子们像是被按了快进键——意大利利沃诺炼油厂去年刚关停,英国的格兰杰默斯厂子今年二季度就要熄火,连壳牌、BP这种巨头都扛不住要砍产。为啥?就像开餐馆碰上外卖平台冲击,欧洲炼油厂正被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新能源车把加油站变充电桩,非洲Dangote炼油厂抢走出口生意,欧盟碳税比丈母娘的要求还狠,到2035年直接涨到150美元/吨,光碳税就能吃掉欧洲厂子15%-35%的利润。更扎心的是,中国这边新能源发展快得像坐火箭,石油需求触顶后,15%-20%的闲置产能直接让炼油老板们体验了一把"产能过剩版"的中年危机。

二问:同样是炼油厂,为啥有人哭晕厕所有人闷声发财?这行业现在玩的是"冰火两重天"。欧洲老厂子们就像拿着诺基亚的老古董——60%的欧洲炼油厂站在关停悬崖边,德国Bayernoil厂子改造要砸3亿欧元,法国政府咬牙掏出5亿欧元转型基金,这架势堪比给ICU病人续命。反观中国,揭阳石化二期等项目疯狂上马,玩的是"炼化一体化"的降维打击:汽油柴油卖不动?直接转产化工原料,去年40万桶/日的新增产能硬是把危机变商机。东南亚更绝,靠着劳动力便宜和原料价低,愣是把欧美化工巨头都吸引过来安家,搞得本地中小炼厂虽然技术菜(轻油收率不到60%),但架不住成本够低,活得比欧洲同行滋润多了。

三问:这波大洗牌后,炼油江湖还能怎么混?未来的炼油大佬都得是"六边形战士"。欧洲厂子现在边哭边转型:Essar能源砸12亿美元搞碳捕获,西班牙Moeve建南欧最大电解槽,这波操作就像油腻大叔突然开始练瑜伽——能不能成不知道,至少姿态要到位。中国玩家更狠,"减油增化"战略直接掀桌子,发改委明令淘汰200万吨以下小装置,新项目清一色炼化一体化,高端化学品市场占有率噌噌涨,硬是把危机玩成了技术升级副本。最S的操作当属贸易商维多和托克,专挑沿海炼厂收购,靠着全球贸易网当中间商赚差价,把炼油生意做成了"拼多多版"能源帝国。

在这场全球炼油业的“达尔文式竞赛”中,胜负手早已清晰:欧洲老厂们正用3亿欧元的低碳改造费续命,中国则凭借揭阳石化等炼化一体化项目将原油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魔法”对冲需求滑坡。但真正的赢家法则,或许藏在沙特阿美吉赞项目将70%原油直转化工品的野心里,或是北美页岩气产区乙烷裂解装置的轰鸣中。当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当数字化炼厂让吨油成本直降15%,这场危机已不仅是产能的洗牌,更是能源权力的重新分配。正如伍德麦肯兹所预言:唯有将“减油增化”刻进DNA,用CCUS技术浇筑护城河的企业,才能在2035年的炼油废墟上,矗立起属于新能源时代的巴别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新筠评国际

新筠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