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蕨孢子低温储存实验成功,零下5℃环境稳定存活,生态瓶制作需及时清理污染菌落

蒲草韧如 5天前 阅读数 1 #推荐

铁线蕨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绿植,它有着独特的外观,叶片纤细柔美,像铁丝一样,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很多朋友想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养铁线蕨,但是它比较娇弱,养护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就拿办公室来说吧,有位网友分享说,他们在办公室养的铁线蕨没几天就黄叶了。这是为啥呢?其实和办公环境有关,办公室有时候通风不好,光照也可能不合适。

那咱们先说说铁线蕨孢子储存。这是个挺专业的事儿。孢子就像是铁线蕨的小种子,储存好了,就能培育出更多的铁线蕨。在储存孢子的时候,温度是个关键因素。有华北地区的绿植爱好者做过实验,发现把孢子放在大概零下5℃的环境下,能保存得比较好。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就把装有孢子的容器放在家里冰箱的冷冻室,大概一个月后拿出来,发现孢子的活性还是挺高的。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小细节,比如说容器得密封好,不能让孢子受潮了。

在种植铁线蕨的时候,不同的地域和环境差别可大了。像华南地区气候比较湿润、温暖,那里养铁线蕨相对来说就比华北地区容易一些。华北地区气候相对干燥,冬天的气温也比较低。我认识一个昌平的绿植爱好者李大哥,他在自己家阳台养铁线蕨。刚开始的时候,他发现铁线蕨总是长不好,叶子边缘干枯。后来他咨询了很多人,才知道是他家的暖气温度太高,空气太干燥了。他就买了加湿器,放在铁线蕨旁边,过了一段时间,大概20天左右,铁线蕨就慢慢变好了。

说到铁线蕨的生长数据,这也很有趣。一般来说,在适宜的环境下,铁线蕨的叶片大概3天就能长出新的小叶片。但是如果是刚移栽的铁线蕨,可能就需要7天左右才能慢慢缓过来长出新叶。我有个朋友在咖啡厅工作,他在咖啡厅的角落里养了一盆铁线蕨。他每天都会给它喷水,大概20天的时候,他就发现铁线蕨变得更茂盛了,周围的人都觉得很新奇。

下面咱们再讲讲生态瓶DIY教程。生态瓶可以给铁线蕨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首先,你得找个透明的玻璃瓶,这是为了方便观察。然后在瓶底铺上一层洗净的石英砂或者小石子,大约2厘米厚就可以了。接着,放上一些经过处理的水苔,水苔能保持水分。再把铁线蕨小心地种在水苔里。种好之后,可以用喷雾器把水苔喷湿,但不要积水。把生态瓶放到一个有散射光的地方,像书房的窗台就很不错。大概7天左右,你就会发现铁线蕨在生态瓶里适应得很好,生长得也挺快的。

不过,在种植过程中,污染菌落的问题也要注意。如果不及时清理污染菌落,铁线蕨很容易生病。我自己就试过,有一盆铁线蕨放在卧室,可能是因为浇水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溅到叶子上,然后又没有及时清理,过了几天就发现叶子上长了黑斑。后来我用湿布把黑斑擦掉,又在旁边放了个小风扇,让空气流通起来,大概过了十几天,铁线蕨就慢慢恢复了健康。

再说说和其他绿植的对比吧。像网纹草,它也是那种比较小巧精致的绿植,和铁线蕨有点像,但是网纹草更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光照的要求没有铁线蕨那么严格。还有翠云草,它是那种成丛生长的绿植,叶片也是绿色的细条形状,和铁线蕨的叶片有点相似,但是翠云草的生长速度比铁线蕨快很多。如果说绿萝是比较好养的入门级绿植,那铁线蕨就是相对需要更多细心照顾的进阶版绿植。

我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在广州的家里养了好几种绿植,其中有铁线蕨、鸟巢蕨和鹿角蕨。鸟巢蕨的叶子形状像鸟巢一样,很特别。鹿角蕨的叶子分叉像鹿角,也很有趣。他在养护的时候发现,铁线蕨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广州的夏天有时候气温会超过35℃,这时候铁线蕨就会进入休眠状态,叶子会变得不太好看。而鸟巢蕨和鹿角蕨相对能适应比较高的温度。这说明不同品种的蕨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对于在阳台上养铁线蕨的朋友来说,需要注意的事情也不少。比如在上海地区,阳台可能会受到夏季强光和冬季寒风的威胁。有一位上海的园艺爱好者小张,他的阳台比较小,但是他想在阳台上养铁线蕨。他就在夏天的时候给铁线蕨搭了个小遮阳网,避免强光直射。冬天的时候,又给它包了一层干草,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在他精心的照料下,铁线蕨在上海的阳台上也能健康生长,大概过了半年,就有新的大叶子长出来了。

在一些特殊的种植场景下,铁线蕨也能有不一样的表现。比如在室内的装饰盆景组合里,铁线蕨和小型的多肉植物搭配在一起,会有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我见过一个山东的朋友,他在自己的书房里做了一个这样的组合。他把铁线蕨放在中间,周围围上几盆不同颜色的多肉。在开始的半个月里,他每天都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发现多肉植物会让周围的湿度稍微高一点,这对铁线蕨的生长很有帮助。但是到了第三周的时候,他发现铁线蕨靠近多肉的叶子有点发黄,他觉得可能是多肉的肥料味道影响了铁线蕨,就把多肉移开了一点,之后铁线蕨就又恢复了生机。

再回到生态瓶的养护上。生态瓶里的水苔如果长时间不更换,也容易滋生细菌。有个福建的绿植爱好者小李,他就遇到过这个问题。他的铁线蕨生态瓶放了大概一个月后,发现铁线蕨的生长速度变慢了,叶子也有一点发黄。他检查了一下,发现水苔有些发黑,还有点异味。他就赶紧把铁线蕨从生态瓶里拿出来,清洗了一下根部,重新换上了新鲜的水苔。过了大约15天,铁线蕨就又恢复了以前的生长速度。

从地区差异来看,西南地区的朋友在养铁线蕨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大的情况。有一位四川的绿植达人老王,他住在山区,山区的湿度比较大,但是昼夜温差也比较大。他在自家的小院里养铁线蕨,他发现晚上如果温度过低,铁线蕨的叶子就会打卷。他就晚上给它罩上一层塑料袋,这样就能保持一定的温度,早上再把塑料袋去掉让通风,这样铁线蕨就能适应这种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了。

铁线蕨的繁殖除了孢子繁殖,还可以通过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比较简单。当铁线蕨长得比较茂盛的时候,你可以把它的植株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都带有一些根和叶片。就像我的一个邻居,他在自己的花盆里种了一株很大的铁线蕨,过了几个月,他觉得花盆有点挤了,就把铁线蕨小心地分成了三株,分别种在三个小盆里。大概过了三天,新的植株就开始长出新的叶片了。

在办公室或者客厅里,如果你想让铁线蕨长得好,除了要注意光照、温度、湿度这些常规因素外,还可以在周围放一些小型的加湿器或者水盆。我有个同事在他办公室的角落里养了一盆铁线蕨,他觉得空气有点干,就在旁边放了一个小的玻璃水盆,里面放了一些彩色的石头。这个小水盆增加了周围的湿度,铁线蕨在他的办公室里长得特别好,大概两个月就长满了花盆的一半。

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铁线蕨的观赏价值更高。比如给它换个独特的花盆。有位在广西的绿植爱好者,他把铁线蕨种在了一个复古风格的陶盆里,又在盆底铺上了一些彩色的碎陶片。从远处看,铁线蕨就像是从一个小小的花园里生长出来的一样,非常漂亮。

对于铁线蕨的浇水,也是有很多讲究的。不能让花盆里积水,不然它的根部容易腐烂。在干燥的季节,可以适当多浇一点水,但是在潮湿的季节,就要少浇水。我在云南的朋友,他养铁线蕨的时候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云南的天气有时候很干燥,有时候又很湿润。在干燥的季节,他每隔2 - 3天就给铁线蕨浇一点水,而在多雨的季节,他一个星期才浇一次水,这样铁线蕨在他的照顾下茁壮成长。

在铁线蕨的养护过程中,光照也是很重要的。它不能接受长时间的强光直射,但也不能一直在阴暗的环境里。我在湖南的一个网友分享说,他把铁线蕨放在朝西的窗台上,夏天的时候,下午的阳光比较强,他就拉上一层纱帘,这样既能让铁线蕨有足够的光照,又不会被强光灼伤。经过这样调整后,他的铁线蕨在夏天的生长速度也没有明显下降。

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铁线蕨周围的空气流通情况来影响它的生长。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像海南,空气比较流通,铁线蕨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得也比较快。但是如果空气过于流通,比如在大风口旁边,铁线蕨可能会因为水分流失过快而生长不好。我见过一个海南的种植户,他刚开始把铁线蕨放在一个大风口旁边,没几天发现铁线蕨的叶子变得蔫蔫的。后来他把铁线蕨移到了一个避风但又比较通风的位置,过了一个星期左右,铁线蕨就又恢复了生机。

铁线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它幼苗期的时候,对氮肥的需求比较多,可以让它的叶子长得更绿。等到它生长旺盛期的时候,除了氮肥,还需要适当的磷钾肥,这样可以促进它开花和分株。我有个广州的朋友,他养铁线蕨的时候就很注意施肥。他每个月会给铁线蕨施一点稀薄的液肥,在铁线蕨生长的旺季,还会施一点复合肥,这样他的铁线蕨长得又快又好。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生态瓶DIY。生态瓶里除了铁线蕨,还可以放一些小型的水生植物,这样可以增加生态瓶的生态多样性。我在山东的一个生态瓶制作爱好者分享说,他在自己的生态瓶里放了一些铜钱草。铜钱草生长速度快,能产生一定量的氧气,这对铁线蕨的生长也有帮助。不过,要注意比例,不能让铜钱草长得太多,不然会影响铁线蕨的生长空间。

在养护铁线蕨的时候,土壤的选择也很重要。它适合生长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里。我见过一个湖南的朋友,他自己在网上找了配方,用腐叶土、泥炭土和珍珠岩按照3:2:1的比例混合成土壤来养铁线蕨。用这种土壤养出来的铁线蕨根部很发达,叶片也很茂盛。

那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铁线蕨的种植养护知识,还有很多绿植的对比,不同地域的差异,不同的种植场景下的养护要点。但是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在特别的场景下养过铁线蕨呢?比如在旅行途中的临时住所,或者是学校的宿舍里?你是怎么克服那些特殊环境下的困难来让它健康生长的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希望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蒲草韧如

蒲草韧如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