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大棒乱挥,印度难以幸免,成为中国的“墨西哥”是唯一出路

老王知识库 2周前 (04-05) 阅读数 35 #社会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印度的外交与经济政策似乎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曾经,印度总理莫迪带着雄心壮志,试图通过与美国的紧密合作,为印度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现实却并不如他所愿。美国的政策转变,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挥舞的关税大棒,让印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背后,既有国际政治的复杂博弈,也有印度自身战略选择的困境。

莫迪的访美之旅曾被寄予厚望。他希望通过向美国示好,降低美国商品进口关税等方式,换取美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支持。然而,美国的政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挥舞起关税大棒,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提升美国的经济利益。印度自然也难以幸免,尽管莫迪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最终还是没能避免被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的命运。这不禁让人感慨,国际关系中的“友谊”往往建立在利益之上,一旦利益格局发生变化,所谓的“盟友”也可能瞬间翻脸。

从莫迪访美这件事来看,印度为了维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曾在多个领域做出让步。

在贸易问题上,印度政府在2025—2026财年预算中针对性降低高端摩托车、信息通信产品等美国优势产品的进口关税,并将平均关税水平降低至10.66%。然而,特朗普并不满足于此,他仍然在与莫迪共同出席的记者发布会上公开批评印度“几乎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并声称“印度收取多少关税,我们也将向他们收取多少关税”,向印施压之意昭然若揭。

在防务领域,印度也做出了让步,同意从美进口部分武器,以扭转美印贸易逆差。但购买美国的先进武器并非没有代价。一方面,采购和维护成本高昂,会给印度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印度也担心大量购买美制先进战机将会损害自身作战独立性和战略自主权,并被强行绑上美国“战车”。

在能源领域,特朗普强调印度需从美购买更多石油和天然气,并使美成为印度油气资源的主要供应国。这意味着印度必须减少从俄罗斯采购的打折石油,腾出更多外汇用于购买更为昂贵的美国油气。这对于印度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从这些情况来看,印度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它想通过与美国的合作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美国的强硬态度和各种要求又让印度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印度的精英们或许已经开始意识到,单纯依赖西方并不能为印度带来真正的繁荣和发展。

而美国的“印太战略”也曾让印度看到了一丝希望。印度试图借助这一战略来提升自己的地缘政治地位,甚至试图充当西方对华围堵的“打手”。然而,印度似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它不仅在中印边境地区制造摩擦,还在新冠疫情期间断绝了中印之间的航班,限制中国工程师和留学生赴印。这些举动不仅没有提升印度的地缘政治地位,反而让印度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印度的“印度制造中心”战略未能成功,错失了融入中国供应链的机会,最后还得硬着头皮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

印度自身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它既缺乏中国当初工业化的条件,又没有中国政府始终如一的战略规划与实施能力。印度社会的短视、社会撕裂以及全民性的受教育程度低下,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印度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度2024年的文盲率高达30%,这使得印度很难成为所谓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电力供应不足、交通网络不完善等问题,都让其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总的来讲,随着美欧在产业链与科技创新领域的失败,印度似乎只剩下了主动融入东方这一条路。有人提出,印度或许可以成为中国产业链中的“墨西哥”,这样或许能为印度带来新的希望。但问题是,印度如果还执着于“超越中国”的美梦,那么即使它想成为中国的“墨西哥”,也大概率没有机会了。毕竟,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希望成为中国“墨西哥”的国家肯定不在少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老王知识库

老王知识库

江湖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