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交锋惨烈,潜伏在我国多年的美国货,却靠中国人大赚特赚

中美贸易
文|小泡芙
编辑|沐言体育
前言现在国际上的关说文艺真的是日益激烈,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脚,就是看谁先败下阵来,就在这交锋激烈的时候,我们好像发现了一件离谱的事情。
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潜伏多年的美国货,甚至有我们从小就开始用的,简直是让人鸡皮疙瘩起一身。

购物车
试想一下,我们一边反对着,他们的产品就慢慢的渗透,还靠着我们中国人大赚特赚,简直是让人难受。
那么,这些潜伏者的产品都有什么?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双汇火腿肠
潜伏在中国的“美国货”这段时间在关税问题上各国闹得不可开交。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最高达到125%,而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对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提升至84%。
这场贸易战看似是两国政府之间的博弈,但背后却隐藏着更为复杂的资本运作。

关税问题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尽管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许多美国资本控制的品牌却在中国市场持续盈利,甚至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品牌往往披着“国货”的外衣,让消费者误以为它们是本土企业,它们巧妙地避开了关税壁垒,利用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实现利润增长。
哈尔滨啤酒是在1900年由俄国商人创立的。

创立哈尔滨啤酒的商人
我们成立后,哈啤被收归国有,成为东北地区的知名品牌,在2004年,美国啤酒巨头百威英博以高价收购了哈啤,使其成为外资品牌。
尽管哈尔滨啤酒的品牌名称和包装依然保留着“中国风”,但它的实际控制权已经掌握在美国资本手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百威英博利用哈啤的销售渠道,大力推广旗下的百威、科罗娜等国际品牌,逐渐挤压本土啤酒的市场空间。

哈尔滨啤酒
金龙鱼是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食用油品牌之一,许多消费者认为它是纯粹的国货。
但你知道金龙鱼的母公司是哪里么,益海嘉里虽然注册在新加坡,但其背后真正的控制方是美国ADM公司,全球四大粮商之一。

金龙鱼油
上世纪90年代,金龙鱼率先在中国推广小包装食用油,并通过广告营销塑造了“健康油”的形象。
现在,金龙鱼的年营收超过2000亿元,成为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霸主,它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流向了美国股东。
不仅是这些国民老品牌,含有很多东西也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金龙鱼
更多产品的渗透宝洁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洗漱用品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我国。
这些品牌虽然在中国生产,但核心配方、品牌所有权和大部分利润都归属于美国总部。

宝洁公司
宝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其本土化策略,保留原品牌的国际形象,还通过聘请中国明星代言、制作本土化广告等方式强化亲和力。
比如潘婷的强韧秀发、海飞丝的去屑实力派等广告语已深入人心。
这种成功背后是巨额利润的外流,以海飞丝为例,它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但研发投入和专利费用都需支付给美国总部。

海飞丝
这种在中国赚钱,在海外分红的模式,值得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深思。
还有双汇火腿肠,这家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之一,也曾是无数中国人的童年记忆。
早在2007年,美国几个公司联合收购了双汇的控股权,成为了外资企业。
尽管双汇的管理层仍由中国人担任,但企业的利润分配权已掌握在外资手中。

收购双汇的美国公司
更讽刺的是,双汇的部分原料仍需从美国进口,这意味着它在中美贸易战中反而可能受益于关税政策。
还有我们的好伙伴大宝,作为中国最早的国民护肤品牌之一,大宝SOD蜜曾凭借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语风靡全国。
2008年被强生收购后,这个承载着国人记忆的本土品牌却逐渐走向没落。

大宝
强生在收购后并未对大宝进行技术升级或市场投入,反而将其渠道资源用于推广旗下的露得清、可伶可俐等国际品牌,数据显示,在被收购后的十年间,大宝的市场份额从15%下滑至不足3%。
更令人唏嘘的是,强生保留了大宝的低端定位,使其无法突破原有的价格天花板,最终沦为外资集团中一个边缘化的子品牌。
这种雪藏式收购不仅让一个民族品牌逐渐失去活力,更折射出外资并购本土品牌后的典型发展路径。

强生
资本渗透的路径与影响外国品牌很多会选择直接收购,典型案例包括强生收购大宝、百威英博收购哈尔滨啤酒等,这种方式能够快速获取成熟品牌的市场份额和渠道资源。
还会有公司选择股权控制,如高盛和鼎晖投资控股双汇、ADM通过益海嘉里控制金龙鱼等,通过资本运作掌握企业实际控制权。

高盛收购双汇
品牌本土化策略也是他们经常选择的,典型代表是宝洁旗下的海飞丝、飘柔等品牌,通过本土明星代言、中国元素包装等方式强化伪国货形象。
这种资本渗透带来深远的经济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利润外流,以金龙鱼为例,在中国市场年营收超2000亿元,但大部分利润通过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等形式流向海外。

明星代言金龙鱼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产业控制权的丧失,这种模式还可能导致技术依赖症,本土企业往往满足于代工角色,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长期来看将削弱中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国货”实为外资控制,这些品牌通过情感营销建立信任,利用信息不对称维持市场份额。

消费者购物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确定他是真正的国货呢?
传统的中国制造标签已不足以判断一个品牌的民族属性,需要建立更立体的评判标准。
就拿华为来说,他的产品不仅由中国资本控股,更在5G通信、芯片设计等核心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货标杆。

华为线下店
消费者也应提升辨别能力,不仅要关注产品价格和质量,更要了解品牌背后的资本结构和产业价值。
只有建立多方协同的国货保护机制,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守护民族产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华为
结语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贸易战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更是资本之间的拉锯战。
而消费者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次购买选择,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国家经济生态。

自主创新能力
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掌握经济主权,避免在全球化竞争中被资本游戏所左右。
面对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25-04-01 啤酒巨无霸,被中国同行打服了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25 金龙鱼:ADM为全球重要的大豆等农产品供应商之一,公司有向ADM采购进口大

信息来源:千龙网 2025-02-27 殷勇会见美国宝洁公司全球董事长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2024-07-27 84岁“猪肉大王”,募资10亿美元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04-15 “大宝”被外资收购后遇尴尬 被强生边缘化处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