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班长李松,曾高喊“多拿1分干掉千人”,后来他去了哪所大学
在中国,高考一直被誉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学术测试,深层次看,这是一场命运豪赌。
无数家庭倾尽全力,熬过寒冬熬过酷暑,只为了家中那个孩子,在六月能发挥出全部实力。
因为他们知道,这可能是孩子一生中,最公平的一次“机会窗口”。
很多人不屑一顾,我想借用白岩松老师的话: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答案无需多言,它帮我们屏蔽掉财富、背景等因素,只要你付出过努力,就有可能杀出重围。
在这种紧张氛围下,无数标语也随之诞生,比如:
“今不肯埋头,明何以抬头”、“谁与争锋,舍我其谁”,还有一句像尖刀刺进神经,至今仍被流传。
“多拿一分,干掉千人!”
短短八个字,却字字入枪,一经出现即爆火全网,当事人为衡水中学一位班长,名叫李松。
在喊出口号那一刻,我认为他不是一个普通学生,而像是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振臂高呼。
正是从这时起,李松也成了“衡水精神”的象征,成了千万学子心中的“励志榜样”!
但话说回来,热血背后总会沉寂,许多人渐渐开始疑惑,这个少年后来考上了哪所大学?
特别是当下竞争激烈,李松人生轨迹是何走向?14年后的今天,相关问题全部有了答案。
一分哲学
时间回到2011年,央视镜头前的李松,目光坚定信心满满,喊出了“多拿一分,干掉千人”口号。
彼时的他,担任衡水中学393班班长,身居这所“高考工厂”的学校,每天都在为一件事——学习。
说实话,衡中在中国教育版图的存在感,绝对不亚于“清华北大”,几乎是出了名的“严格”。
不瞒诸位所言,我的表弟曾就读于此,作息时间精确到分钟,手机、娱乐、恋爱几乎全被“封杀”。
5:30晨跑时手持书本背诵,10分钟狼吞虎咽午餐,深夜蜷缩在台灯下刷题,没有任何“自由时间”。
在学校走廊里,到处张贴清北学子照片,教室里同样悬挂着标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对于李松来讲,多年生长于这种环境,一方面算得上“佼佼者”,另一方面也是“高压教育”的缩影。
你说他天赋异禀?并非如此,只是在教育锤炼中,一次次淬火成长,一次次迎来重生。
李松所喊的“多拿一分,干掉千人”,正是衡水中学全校师生,普遍认同的“生存信条”。
对于旁观者而言,大部分都是从这句话开始,第一次真正认识衡水,第一次真正激发斗志。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种非议随之而来,比如冷血、无情、功利、执着……真是不计其数。
可落脚万千寒门子弟,这是真实世界的映照,尤其是李松所在那个年份,数据早已做出证明。
据悉,一本率高达87.6%,同年省文、理科高考状元,全部落地于衡水中学,这是什么概念?
在我看来,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除了敬佩就是羡慕,除了羡慕就是感慨。
悄然逆袭
话说回来,李松作为学生代表之一,不只是喊口号的“带头人”,更是那个环境的产物和代表。
有人说,这充满竞争焦虑,扭曲了教育本质;
也有人说,在一些高考大省,这种说法成立,但若放在考生数量本就不多的地区,则不现实;
更有人嘲讽,李松估计是读书“读傻了”,人生这么多年啥也没学下,到头来就当了个“刷题机器”。
正确与否,我认为不必过多言语,但所有情绪退去后,真正能说明一切的,还是他的去向。
据多方资料显示,李松考入了外交学院,在这他撕掉了部分标签,比如“做题家”、“读傻书”等等。
比如,组织首届北京高校外交谈判大赛,吸引16所名校参与;
再比如,担任学生会负责人,率队斩获北大中文辩论赛冠军;
最离谱的是,李松在联合国实习期间,以流利英语与国际政要交锋,要知道当时的他只是学生。
你以为这就是人生顶峰?时间再次来到2017年,我相信许多朋友都有眼目。
李松作为作为联合国秘书长首席礼宾官,亮相“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用沉稳击败了外界的质疑。
时至今日,他仍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官,再次回望岁月,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历程?
当年的批评者哑然了,那句“多拿1分干掉千人”的口号,似乎也有了另一种“解读方式”。
它不再只是紧张焦灼的代名词,更像是一个普通少年,用自身成绩开路、拼出人生的缩影。
14年后的今天,这就是李松之现状,他选择了用沉默走远,他选择了结果回应一切。
箴视之眼
回到问题最初: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在我看来,有心者应该不会再反驳,即便李松代表不了所有人,但他用事实证明了一点:
当一个普通人没有其他资源时,读书仍是最公平、最有效的路径,至少提供了“逆袭可能”。
另外,我还想提醒一些学子,时不时就要说“我要环球旅行、我要劳逸结合、我要兴趣学习”……
但衡中的学子,每天仍然5点起床,仍然5:30晨跑时,手持书本背诵,仍然10分钟狼吞虎咽午餐。
因为有一个现实不会改变:当下不吃读书的苦,以后要吃生活的苦,你我都要深知并践行。
最后,请别再嘲笑那些在灯下苦读的孩子,也别轻易否定一句看似“功利”的标语。
对于他们而言,这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命运的呐喊!
点个在看,与更多人共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