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不会想到,24岁时他给自己取的笔名,会和中国历史如此巧合
毛主席这一辈子啊,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他原本只是个平平常常的农家孩子,可后来却硬是成长为了新中国的创建人,带着咱中国人民,一步一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大道。
在他精彩绝伦的人生旅程里,有个小故事挺有意思的,而且跟咱们中国历史还撞了个奇妙的“巧合”。这事儿就是,他24岁那年,突发奇想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二十八画生”。
【毛主席取笔名的背景】
1917年的时候,毛主席才24岁,他正在湖南长沙的第一师范学校里学习呢。那时候,辛亥革命虽然已经推翻了清朝,但中国还是乱糟糟的一片。军阀们各自占地为王,外国列强也欺负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那叫一个艰难。
年轻的毛泽东看在眼里,心里头可着急了,整天琢磨着咋样能让国家强大起来,咋样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因此,他一边刻苦读书,一边费尽心思地思考着救国救民的好办法。
那时候的毛主席,可不光是个埋头苦读的书虫了。他老爱往外跑,跑到农村去瞅瞅农民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又跑到工厂里头看看工人们都在忙活啥。他还特别喜欢找人聊天,专挑那些心里有谱、胸有大志的人一块儿唠唠嗑。在那个年代,他脑子里蹦出个挺前卫的念头——贴个告示找朋友,大大方方地找志趣相投的伙伴,这在当时可真够新鲜的。
他在公告中是这样说的:“我呢,是个来自长沙的普通学生,笔名叫做二十八画生。我特别想找那些不怕吃苦、不顾个人安危,愿意为国家出力的人。我会一直找,直到找到和我有共同理想的朋友。”而这个“二十八画生”,其实就是他给自己起的一个别名。
这个公告起初只是默默地躺在学校的公告栏上,几乎没人留意。但机缘巧合下,一位报社的记者偶然间看到了它,觉得相当新奇,于是决定把它刊登在报纸上。
尽管回应的人挺少,但毛主席还真因为这个机会结识了几位后来非常关键的人物,像是萧子升、何叔衡、蔡和森、李立三他们。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大人物,和毛主席一起干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说,这个“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可不仅仅是个代号,它还算是毛主席革命生涯的一个小小开端。
【笔名与中国历史的巧合】
说起来挺逗的,那个笔名里头的“28”后来竟然跟咱们中国历史上好多重要的事儿都沾上边了,这巧合得让人感觉这“28”简直就是神奇的存在。
1921年那会儿,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悄悄地搞了个大事情,就是他们的头一回全国大会,大伙儿都管它叫“一大”。这事儿吧,就算是中共正式开张了。说起来,那时候的毛主席,年轻得很,才28岁的小伙儿呢。他是湖南那边派来的代表,于是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上海,参加了这场历史性的聚会。
毛主席28岁那年,正是精力旺盛、满腔热血的时候,他心里装满了革命的念头,一门心思想着怎样把中国从苦难中解救出来。更巧的是,那次会议上,13位代表的平均岁数也恰好是28岁。
1927年9月9号那天,毛主席在湖南领导了一场秋季武装反抗。这场反抗行动虽说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标,但它的意义真的挺重大。参与反抗的战士们后来转移到了井冈山,并在那儿建起了革命的大本营,这算是给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那天大伙儿起义开始算起,一直到毛主席领着队伍上了井冈山,这一路足足走了28天。这28天真的不容易,队伍里啥都缺,吃的不好,睡的也不安稳,还得时刻提防着跟敌人干仗。但就是这么艰难的28天,毛主席带着大伙儿愣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1928年春天,4月28号那一天,毛主席在井冈山跟朱德带着的起义队伍胜利碰头了。这么一来,两支英勇的队伍就合并到了一块儿,正式组建起了咱们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这次会合真是太重要了,它把革命的火种汇聚到了一起,之后红军就是靠这个基础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你瞅瞅那个日子,4月28号,哎,又是个带“28”的,这数字咋就这么爱露面呢?
1929年快过完的时候,12月28号那天,毛主席在福建的古田地方,组织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大家通常都叫它古田会议。在那次会议上,毛主席动手写了一份报告,报告的名字挺长的,简单来说就是讲怎么改正党内的一些不对头的想法。在这份报告里,他明确提出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得让党来管枪”。
这个规矩简直太关键了,它给咱们指明了红军该如何组建,还有党该怎么样领导军队。说来也巧,12月28日这天,数字“28”再次出现,这巧合让人直犯嘀咕。
1935年3月份,遵义会议一结束,毛主席就被安排去当前敌司令部的政委了。他和周恩来、王稼祥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小组,这样一来,红军的指挥大权又回到了他们手里。咱们得从头捋一捋这事儿,其实在1932年的时候,毛主席曾被撤掉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位子。算一算,从他那时候失去军权,到1935年再次拿回,整整过了28个月。
这二十八个多月里,红军可真是历经了不少磨难。先是反“围剿”没打赢,长征一开始也是困难重重,走得相当不顺畅。不过还好,毛主席一回来,情况就慢慢稳定下来了,之后的长征路也越走越平坦。说来也怪,这个数字“二十八”又冒出来了,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
1945年8月底,毛主席搭乘飞机前往重庆,跟蒋介石进行了长达43天的深入交流,这件事后来被人们称为“重庆谈判”。那时候,抗日战争刚结束不久,全国上下都热切期望着和平的到来。毛主席心里装着大家的期盼,于是亲自前往重庆,看看能不能通过谈判,让内战别再打起来。
尽管最终没能达成协议,内战还是爆发了,但那次会谈确实让共产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提升了不少。说起来,你瞧瞧那个日期,8月28日,那个“28”又一次出现了,真是挺有意思的。
1949年10月1日那天,新中国正式诞生了。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告:“咱们中国人民从此挺直腰杆了!”你算算,从1921年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正好是28个年头。在开国大典上,为了庆祝这事儿,特意鸣放了28声礼炮。这每一声礼炮,都代表着共产党走过的28年艰辛历程。它不光是对过去那些革命岁月的怀念,更是对以后日子的美好祝愿。
1921年那会儿,共产党正式诞生了。紧接着,到了1927年,咱们有了秋收起义。再往后走,1928年井冈山那地方,几路人马汇聚到了一起。1929年,古田开了个很重要的会议。时间一晃,到了1935年,遵义会议又是一大转折点。后来啊,1945年重庆那边还有场谈判。最后,1949年,新中国终于成立了。这些事情,可不是什么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都是咱们中国革命路上的大事件。在这当中,毛主席带着大家伙儿,一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把中国从那个混乱的年代给拯救了出来。
从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间,中国人过得那叫一个苦。那时候,军阀混战,日本人还打上门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连口饱饭都吃不上。许多人为了改变国家的命运,豁出去了,连命都不要了。毛主席呢,他始终冲在最前头,领着大家一起奋斗,最终把新中国给创立起来了。说起来,“28”这个数字好像挺碰巧,但其实背后藏着的是无数人的汗水和鲜血啊。
这些事情,可不仅仅是改变了中国,它们还波及到了全球。想当年,共产党才十几个人,短短28年后,就变成了领导好几亿人的大党。这可不是靠的什么好运气,而是毛主席他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带着大伙儿一步步实干出来的。这个数字“28”,就像是串起这些大事的一条线,把一切重要时刻都连在了一起。
毛主席他们那一代人,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和巨大的牺牲,给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辉煌的成就,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坚守信念、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精神,得让我们一辈辈地传下去。想让中国变得更好,光靠坐着等可不行,更不能靠异想天开。需要的是,每一代人都能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实实在在地去拼搏,去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百家说史品书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