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基斯坦交火第一天,联合国紧急发声
据重庆日报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25年来针对平民的最严重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多人受伤。事件发生后,印度在23日宣布了针对巴基斯坦的一系列报复措施。巴方作出回应,对印度采取包括限时离境、关闭领空、暂停贸易等多项反制措施,印巴紧张局势再次升级......恐袭事件发生后,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斯里23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总理莫迪在枪击事件后召开特别内阁会议,会议认定巴方与这次袭击有关联。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已造成至少26名游客死亡,另有多人受伤。据印度国防和安全部门消息人士说,枪手在人群聚集处向游客近距离开枪。法新社报道称,此次袭击是“该地区25年来最严重的针对平民袭击事件”。印度安全部队23日在当地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追捕枪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言人迪雅里克在声明中说,古特雷斯“强烈谴责”此次袭击,并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针对平民的袭击都是不可接受的”。
编辑
莫迪(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交火第一天,印度就同时获得了两大外援的“支持”。印度媒体披露,美军C-17运输机和以色列军机同日飞抵印度拉贾斯坦邦,这也引发外界对美以军事介入的猜测——美国近年向印度出售了C-17运输机、“阿帕奇”直升机等先进装备,以色列则在电子战、预警系统等领域与印深度合作。分析来看,美以的动向为印度可能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也在近日打破沉默,对袭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同时呼吁印巴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更关键的是,印巴双方互相反制后,都选择了向边境增兵,并举行军演,互相释放军事威慑信号。其中,巴基斯坦还将相关情况通报全国,并进行了全国动员,准备集合全部力量、应对可能发生的全面冲突。眼下,在紧张局势充满浓郁“火药味”的背景下,印巴双方连续2天交火,这显然是一个很不乐观的信号。26日,印度总理莫迪发表了全国讲话,宣布将对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恐袭的相关人员发出“全球追杀令”——不论这些人跑到哪里,印度都将对其进行严厉惩罚,绝不心慈手软。
编辑
莫迪(资料图)
自1947年分治以来,印巴因克什米尔爆发3次战争,2019年印度取消该地自治地位后,矛盾再度激化。此次恐袭实施者“抵抗阵线”宣称,袭击是对印度移民政策的报复。印巴历史上多次危机最终通过对话化解,如1999年卡吉尔冲突后密谈、2019年空战后开放宗教走廊。印度若效仿2019年越境空袭,或触发连锁反应;水源封锁若持续,巴农业崩溃或逼其“铤而走险”。印巴冲突已超越双边范畴,成为牵动南亚乃至全球安全的“定时炸弹”。
编辑
莫迪(资料图)
此外,国内政治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决策。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国内,都存在着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绪使得两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更加谨慎和强硬。尽管印巴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多年,但和平仍然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面对当前的紧张局势,双方应该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加大斡旋力度,为双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为两国乃至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此次局势急剧升级,再次警示国际社会,必须加大斡旋力度,推动双方重回谈判桌,寻求可持续的和平解决方案。在全球化时代,地区冲突的外溢效应愈发明显,印巴局势的走向,牵动着世界各国的心。此次印巴局势的突然升级,无疑给本就复杂的南亚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在恐怖主义威胁与地缘政治博弈交织的背景下,印巴双方应如何管控危机,避免冲突进一步恶化?国际社会又该如何发挥有效作用,推动双方通过和平谈判化解矛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