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就高考,要陪读吗?有厦门家长后悔不迭

学爸在线呀 3天前 阅读数 0 #教育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孩子们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很多家长也心跳加速。这时候,如果多掏一千元,能明确给孩子高考分数提高一分,估计很多家长眼睛都不眨。毕竟提10分才一万元,提100分十万元。在厦门随便一套房子都不止亏10万。

不敢保证提多少分,但想方设法给孩子保驾护航,避免任何学习之外的因素干扰,就成为家长力所能及、全力以赴的要务。陪读是最让父母问心无愧的选择。

一般来说,高三阶段,很多家庭会选择租房给孩子陪读。甚至,有些孩子一上高中,家长就选择每天接送。走读和住宿各有利弊,这也是老生常谈:

住校的好处包括可以节省时间,不用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跑;学习氛围好,在学校遇到学习上的难题可以进行讨论;能培养友情,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等。但弊端也很明显:吃食堂不习惯,睡宿舍被打呼噜干扰,同寝室闹矛盾,缺乏隐私空间等等。

走读同样有好处: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父母的陪伴,有问题可以及时沟通,有情绪及时排解;在家里,孩子有归属感,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会有压抑感;吃得更营养等。但弊端也很明显,最大的问题是,孩子很难自控,手机诱惑太大。

学爸身边有多个案例,有选择走读的,结果后悔不迭。有朋友孩子高一开始本来住校,结果孩子抱怨在学校住宿晚上睡不着,被室友呼噜声影响;学校食堂也吃不惯。家长心一软,决定走读。孩子在岛外上学,朋友每天开车接送,风雨无阻。孩子回到家后,一开始还能做一点作业,到高二开始,回到家基本上就玩手机。现在马上高考了,孩子更是以压力大要放松为由,每天玩手机到深夜,作业基本上荒废。父母收缴手机,孩子就寻死觅活。“放弃治疗了!”谈起孩子现状,朋友就不住地摇头。

当然,也有朋友的孩子选择住校,结果被同寝室的室友带歪,初中还学习好好的,高一开始和室友天天讨论王者荣耀。回到家就迷上玩手机。

住校和走读,并无标准答案。哪怕事后以孩子高考成绩来衡量,也不能证明选择就是正确的。父母以陪读自我感动,把孩子高考成绩归结为自己的付出,其实说不定孩子当初选择住宿,成绩更好呢?孩子选择走读,沉迷游戏,家长后悔不迭;说不定他选择住宿,跟室友势不两立剑拔弩张,室友多年后还“感谢当年不杀之恩”呢?

学爸想说的是:无论是走读还是住宿,关键是要避免孩子脱离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特别是临近高考时,不宜做大的改变。如孩子习惯于学习到深夜12点多,那不要逼着他11点前睡觉。万一睡不着心慌,搞出失眠,得不偿失。

来源网络

顺便说一下,学爸大娃去年高考前,全程住宿;高考三天,也都住在学校,考完才接回来。学爸没有陪读过一天。孩子周末回家,手机也玩得不亦乐乎。孩子学习有目标,也习惯了自己的生活节奏,走读住宿都不是问题,很多问题是父母焦虑引发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学爸在线呀

学爸在线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