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场上怎么统计敌人伤亡数字,还是靠战胜一方打扫战场时挨个数吗?
现代战场上怎么统计敌人伤亡数字,还是靠战胜一方打扫战场时挨个数吗?古代打仗,是以敌人首级来论功行赏,所以每每打完一场战斗,士兵就抢着割人头,毕竟这就是奖金与升官加爵的本钱啊,甚至为此有杀良冒功的行为,毕竟有时候很难区分真假。
不管怎么说,有首级就能准确统计伤亡,而受伤撤退的敌方士兵,按照古代医疗水平,基本也有六成伤重不治,所以基本上都可以估计出一个相对准确的伤亡数字出来。现在每天新闻里播报俄乌战争,双方都有发布敌我伤亡统计数字,甚至详细到个位数,但是不同于古代,现在战争很多时候远程打击之下,又不能近距离点人头,那这个数字是咋统计出来的呢?
其实一般是靠算出来的,大致算是一种统计学。并非胡乱估计,是有具体规程的。具体来说:狙击手打死敌人,基本可以精确到个人,因为观察条件都还不错,所以抗美援朝时,张桃芳那样的射手也能统计出比较精确的伤敌数字。双方战壕战,大致也是如此,因为最后基本就是一边倒,可以事后数人头。
但是如果动用了炮兵,或者使用空军的话,那么这种远程打击,歼敌数量相对就不是很精确了,只能靠估算。比如:一车坦克乘员3人,炸毁一辆坦克可以确认歼敌3人,击伤可以按1.5人来算;一个S-300地空导弹阵地,理论编制50人,击毁该阵地,就可以乘以一个毁伤系数,就大致得出歼敌人数。当然,有些数据是需要前沿观察哨或者无人机进行二次确认的,或者前沿友军也可以佐证,当年张桃芳的部分战绩在核实时,也是有前沿其它部队友军做了证明的。
一般来说,这个毁伤系数,通常都是大家公认的一个标准,互相也差不了多少。但为啥我们经常听乌军公布的俄军战损与俄军自己公布的数据不一样,差距这么大呢?那是因为乌军采用的这个歼敌系数叫“吹牛”,直接原始数据上面8倍或10倍起跳,看看双方交换战俘时的人数差距就知道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