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中国730万桶石油大单后,加拿大对美低头,还对中国发起诋毁
4月17日,加拿大的一场竞选辩论中,当被问及加拿大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是哪个国家时,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毫不犹豫的回答:“中国”。
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卡尼进一步解释称,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威胁,加拿大必须应对来自中国的干预。

他还毫无证据地指责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偏袒俄罗斯,是俄罗斯的合作伙伴,他甚至还声称中国对亚洲地区构成威胁,特别提到中国大陆对台湾构成威胁。
这些言论完全无视中国一贯奉行的和平发展原则,也无视两国长期以来建立的经贸关系。

卡尼为何还要大力渲染“中国威胁”?
加拿大目前正处于大选期间,近期加拿大安全情报机构还声称,发现了中国试图影响加拿大华人社区对卡尼看法的证据。

加拿大选举安全和情报威胁工作组在4月8日公布,他们在中文社交媒体平台微信上发现了与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法委有关联的账户发布关于卡尼的信息。
这可能成为卡尼反华言论的一个借口,以证明我国对加拿大内政的“干预”。

并且反华言论在西方政坛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政治策略,特朗普对加拿大主权的频繁攻击激怒了加拿大人,引发了加拿大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这实际上提高了自由党在民调中的支持率。
在此情况下,卡尼可能试图通过转移公众注意力,将外部威胁从美国转向中国,以缓解美国带来的压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卡尼需要向外界展示他能够应对特朗普带来的威胁,他在竞选期间承诺将实施减税政策,增加国防开支,并表示加拿大将继续多元化其贸易伙伴,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通过强调中国威胁,卡尼可以为增加军费开支找到理由,同时也向美国示好,暗示加拿大与美国站在同一战线上。

自2024年5月加拿大跨山管道扩建项目完工以来,装载油砂原油的油轮几乎每天都会经过温哥华的狮门大桥,前往太平洋周边的炼油厂。
这些前往中国、日本等市场的油轮,标志着加拿大能源出口格局的重大转变。
此前加拿大90%以上的原油出口都流向美国,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加关系急转直下。

特朗普不仅对加拿大实施钢铝关税,甚至威胁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这种言论严重损害了加拿大的主权和尊严。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市场对加拿大石油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已成为加拿大原油的重要买家,大幅减少了从受制裁国家(包括伊朗和俄罗斯)的石油采购。

最新数据表明,在刚刚过去的 2025年3月,中国自温哥华周边输油管道终端港口的原油进口量达到730万桶,一举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后续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对华石油出口规模出现大幅下滑,从曾经的2900万桶锐减至如今的300万桶,变化态势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中国之所以对加拿大原油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原油的物理成分非常适合中国的炼油厂,这些炼油厂主要配置为处理类似的重质和高硫原油。
另一方面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与中东地区相比,加拿大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政治上更可靠的能源供应选择。

卡尼的言行不一不仅体现了西方政客的双重标准,也暴露了其政治投机的本质,加拿大渴望拓展与中国的能源贸易,将中国作为其摆脱对美国依赖的重要市场。
另一方面,卡尼却公开将中国描绘成主要威胁,这种矛盾行为令人费解。

对此我们不难看出卡尼此举的险恶用心,他试图讨好美国,以缓解特朗普对加拿大的贸易压力。
自就任总理以来,卡尼一直强调他可以与特朗普合作,并表示他尊重特朗普。 通过渲染“中国威胁”,卡尼希望向特朗普政府表明加拿大与美国有共同的"敌人",从而争取美国的宽容。

卡尼还试图通过制造外部威胁,来转移国内选民对经济和住房问题的不满,在特朗普宣布贸易战之前,反对党保守党本有望在今年的加拿大联邦选举中取得巨大胜利,但特朗普几乎每天对加拿大的贸易和吞并威胁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而如今我国已成为加拿大重要的石油买家,这一合作关系理应得到珍视和保护,然而卡尼却选择在此关键时刻发表反华言论,不仅损害双边关系,也可能危及加拿大能源产业的长远利益。
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典型的西方政客短视和机会主义思维。

作为世界上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干涉他国内政,期待加拿大政府能真正摒弃冷战思维,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中加关系,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真正的大国关系应当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而非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
信息来源路透社 卡尼称中国是加拿大的外国干涉和地缘政治威胁
参考消息 美媒:中国从加拿大进口原油量大幅增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