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第一、小米第二,跌出前五的苹果,开始想“歪招”了
刚刚,机构TechInsights发布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情况。
文章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9%,出货量达到了6870万部,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增长。
TechInsights表示,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3C)补贴计划是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中国补贴计划中受益最大的两个手机厂商是华为、小米。
其中,华为以华为以20%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小米以19%紧随其后;
OPPO(含一加)与vivo分列第三、四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6%与15%;
荣耀这一季度表现欠佳出现负增长,以13.1%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五位,而同样出现负增长的苹果排在第六位,市场份额为12.6%。
今年2月份,日经中文网曾以“iPhone神话在中国破灭”为题,对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剖析。
文章中表示,“2024年iPhone在中国的出货量同比减少2成,1年内减少900万部。即便如此,苹果仍难以摆脱依赖中国的窘境。原因是华为和小米等企业崛起,中国已成为全球智能手机技术的发源地。反观苹果,创新停滞、未能开拓新兴市场,还面临特朗普风险……”
日媒认为苹果未能打造出“后智能手机”产品,而反观中国手机厂商们,在折叠屏和高设计性上面不断带来创新。
同时中国智能手机的产品开发周期更短,可以不断尝试新功能。
反观苹果的“年更模式” ,硬件迭代放缓迫使老用户延长换机周期,且无法缩短开发周期并开放更多功能权限,让其高端市场份额被华为等“技术激进派”进一步蚕食。
难道苹果真的眼睁睁看着中国市场被一点点蚕食?
当然不会。
5月5日,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在其《Power On》通讯中再次提到了苹果的折叠屏手机。
这就意味着苹果手机要在产品线上扩容了。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84万台,同比增长53.1%,也就是说每一个季度按照这个出货量,那么2025年全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200万台左右。
而另一个数据则更为恐怖。
华为在一季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6.6%,也就是说一季度华为的折叠屏出货量在217.5万台。
要知道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可都是6000元以上的存在,也就是直面硬刚的苹果超高端赛道。
古尔曼表示,这次苹果的折叠 iPhone 将具备两大显著优势。
一则是,折叠痕迹将“几乎不可见”。
古尔曼指出:“苹果希望通过减少手机展开时的折痕,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再有就是,折叠 iPhone 将配备“质量更高的铰链”。
这对于当下折叠屏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华为与三星。
不过相较于苹果产品的扩容,更让华为等一众厂商感到担心的应该是苹果的另一个策略,那就是产品的发布调整。
5 月 5 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文,预测了 2025 年下半年至 2027 年下半年苹果将发布的 iPhone 机型。
从预测的产品以及上市时间来看,2025年的产品发布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到了2026年就变样了。
2026 年上半年:iPhone 17e。
2026 年下半年:折叠屏 iPhone 、iPhone 18 Pro Max、iPhone 18 Pro 和 iPhone 18 Slim。
2027 年上半年:iPhone 18、iPhone 18e。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么就意味着苹果的营销策略已经完全不同以往,上半年发布中低端,下半年发布高端,然后还有折叠手机的加入。
苹果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呢?
郭明錤认为,苹果的主要竞争对手通常在上半年推出旗舰手机(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这导致苹果在上半年存在“营销空白期”,而苹果希望填补这一空白。
还有就是苹果认为产品线多了,同时发布会浪费营销资源。
至此,苹果其实已经认识到,至少在中国市场,它的生态壁垒和技术壁垒正在松动。
未来,苹果若不能在价格策略、生态开放、适配上实现突破,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可能从当前的 12%-13% 进一步下滑至 10% 以下, “iPhone 神话破灭” 一定会重演。
届时《华尔街日报》的犀利点评就会应验……
"苹果需要明白,在中国市场,神话的保质期正在以中国速度缩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