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重庆大学的刘培乔回复?重庆大学这是在逃避什么?
5月8日晚上20点重庆大学对该校大四学生刘培乔的问题进行了回复。但该回复仅官方性的回复了一下,对网友关心的问题避而不谈。比如:
“刘培乔跟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刘作华的关系?”
“2016年作为初中生的刘培乔是怎么加入到重庆大学的科研项目的?”
重庆大学有多名学生在网上称刘培乔跟刘作华是父女关系,看,连学校学生都知道的问题,为什么学校就避而不谈呢,是在回避什么呢?
还有2016年作为初中生的刘培乔是怎么加入到重庆大学的科研项目的这个问题,学校很难回答那如果真的正规直接说出来就行,为何不说,是在拖延时间吗?
根据资料刘培乔已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SSE,Master)、犹他大学(冶金工程PhD,全奖)和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Master)的录取通知。重庆大学是否在拖延时间等刘培乔离开后“人走茶凉”,从而好让这是不了了之呢?
刘培乔的托福成绩是97,GRE成绩是322,这个成绩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很高了,但如果搭配上刘培乔的各种论文、专利及相关学术又显得那么的普通。
为什么这么说呢?或许很多人不明白真实14篇SCI论文的含金量。根据重庆大学2014印发的关于《重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的通知。
理学:应至少在相关学科SCI三区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工学(含建筑类):应至少在相关学科SC|三区及以上期刊、或者相当水平EI检索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经管类:应至少在权威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
篇。
法学类:应至少在权威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同时在CSSCI期刊上发表法学学术论文2篇,或在有重要影响的CSSCI期刊上发表法学学术论文3篇。
这也意味着刘培乔的14篇SCI论文够重庆大学的博士毕业14次了。
网友关心的问题
1、“有网友提出人家父亲带女儿有什么问题?”那我想说父亲带女儿当然没问题,可他用的是公共资源,这是重庆大学的科研项目,经费什么的用的都是重庆大学的,如果这都没问题,那是不是以后大家都可以用公共资源私用了?
2、“还有网友提出发明专利高考没加分不影响”,在2020年教育部的规定中虽然发明专利在高考不加分,但同样的的有发明专利的学生会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以作为大学招生的参考。这个政策是为了避免有天赋的少年被埋没,但同时也给了一些家长跟学校有了操作空间。家长调动自己的一切资源把自己孩子打造成天才来作为升学捷径。
父辈的资源利用没问题,你家里的东西怎么用都行,但公共资源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