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是蔚来能力的“溢出”还是“勉力而为”?

康俊讲车 12小时前 阅读数 5 #汽车

一款车,顶着“最便宜蔚来”的名头,还肩负着出海重任,它到底是蔚来能力的外溢,还是在勉力而为?

这萤火虫,真能像它的名字一样,在竞争激烈的车市里发出光芒吗?

说白了,萤火虫这车,摆明了就是要去抢占小车市场的蛋糕。

国内市场,高端精品小车一直不温不火,12万左右的定价,想让消费者放弃传统的“大就是好”,这步险棋走得怎么样,还得看市场脸色。

但放眼全球,这精品小车的市场可大了去了,去年卖了1510万辆,欧洲就占了500万辆,这谁看了不眼红?

金舸盘算着,只要能抢到高端小车10%的市场份额,那也相当可观了。

但问题是,竞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这块蛋糕,萤火虫真能啃下来?

更让人捏一把汗的,是这车的芯片。

地平线征程五,128 TOPS的算力,放在现在这个智能驾驶疯狂内卷的时代,够用吗?

你品你细品,现在新出的车,动不动就几百上千TOPS,萤火虫这小身板,能扛得住吗?

虽然李斌亲自上阵,直播测试蔚来的NOP+,展示了蔚来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实力,但那毕竟是现有车型,萤火虫未来要升级智驾系统,这芯片会不会拖后腿,还真不好说。

这萤火虫的上市之路,也真够坎坷的。

2022年立项,一开始就瞄准了全球市场,结果还没正式出场,就得面对欧洲关税壁垒的压力。

好不容易在NIO DAY上亮相了,又因为那个“致敬iPhone”的车灯设计,被网友吐槽了个遍。

更别提蔚来内部的组织调整,也让萤火虫的节奏被打乱。

4月19日,线上发布,这萤火虫,真是生不逢时啊。

价格这东西,真是个玄学。

预售的时候,14.88万元,明显是想蹭Mini的热度。

但最终定价11.98万元/12.58万元,这中间的落差,也反映了蔚来的纠结。

金舸解释说,这是综合考虑了毛利、市场情绪和竞争环境的结果。

说白了,就是既想保持精品定位,又想吸引更多消费者。

但问题是,这个价格,真能打动人心吗?

说到这补能,萤火虫也是一波三折。

一开始,蔚来是打算给它单独建换电站的,但后来一算账,发现成本太高,划不来,就放弃了。

现在是打算并入蔚来的第五代换电站,但那也要等到明年初才能投入运营。

为了弥补这段空窗期,蔚来给出了3000元的加电补贴,号称“两年免费充电”。

对于习惯了换电的蔚来用户来说,这充电,真的能接受吗?

更别提长安汽车也加入了蔚来换电联盟,未来萤火虫会不会也加入换电阵营,这还真不好说。

设计方面,萤火虫还是下了功夫的。

三重奏大灯、灵动尾环、荧光胶囊,车内外设计风格高度统一。

为了打造“大空间”,缩短前后悬,后排翻折后能有1253L的纯平空间。

储物空间也安排得明明白白,92L的前备箱、副驾隐藏式储物空间、磁吸点位,应有尽有。

安全方面,更是没话说,全系标配九个安全气囊,符合中欧双五星标准,13项主动安全功能,这小车,安全感满满。

萤火虫的野心,可不止在国内。

蔚来真正的目标,是欧洲市场。

金舸说,欧洲市场会采取“一国一策、一国一价”的策略,根据关税政策灵活定价。

渠道方面,也会采取多种模式,比如在蔚来牛屋直营,或者找总代理。

欧盟的关税政策变化,给萤火虫的出海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最高达38.1%的关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蔚来要怎么应对?

是本地化生产,还是寻找合作伙伴?

这都是未知数。

蔚来和壳牌深化合作,在欧洲建设充电站,也算是为萤火虫铺路了。

萤火虫的上市,也意味着蔚来进入了多品牌时代。

除了萤火虫,还有乐道,这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乐道的发布,也分散了市场对萤火虫的关注。

更别提蔚来内部的组织架构调整,也可能影响萤火虫的节奏。

李斌要怎么平衡这几个品牌,怎么应对市场变化,这可真是一场大考。

这萤火虫到底能不能成功?

就看它能不能顺利交付,能不能卖出去了。

李斌希望,长期来看,萤火虫能占到蔚来总销量的10%左右。

但今年,毕竟是萤火虫跟大家见面的第一年,能不能打响第一炮,还真不好说。

它,是蔚来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向下沉市场的一次豪赌,也是对全球市场的一次探索。

至于结果如何?

让时间来证明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康俊讲车

康俊讲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