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锦色之酡色

光影万花筒 1个月前 (04-14) 阅读数 0 #推荐

[出处]

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是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识色]

“酡”为形声字,从酉,从它。“酉”指酒,由酒而生的酡色也就是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色。也正因为它因酒而生,在种种红色中,酡色饱含了最多的个人情感,也最具有个性化。饮酒可深可浅,酒后面上酡色自然也有差异;同时,不同肤色所泛的酡色也有区别。

“酡”字为色名的起源时间尚不可知。早在屈原的《招魂》里,就有“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的句子。隔着文字,仿佛就能闻到酒香。美人多姿,醉酒容颜更令人怜爱,正是颊上酡红之功。在文人骚客的吟咏中,酡色已成为醉酒后面色的专属色。

酡色在《红楼梦》中仅出现一次,是第六十三回中芳官所穿的玉色红青酡绒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巧合的是,在这一回中她开了酒戒,“吃的两腮胭脂一般”。袄上酡色,面上酡色,二者相映成趣,也是曹公对这一人物的偏爱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光影万花筒

光影万花筒

传递多元视角,用图文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