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美发生海战,决定性的武器是什么?英专家:不是导弹也非航母
这几年,中美关系有点剑拔弩张的感觉,尤其是在西太平洋这片海域,两国海军的舰艇、飞机你来我往,擦枪走火的风险似乎越来越高。
要是真打起来,谁会赢?靠的是啥?是美国的超级航母,还是中国的“航母杀手”导弹?
结果,英国专家西达尔特·考沙尔说:决定胜负的不是这些大家伙,而是信息和态势感知能力。简单说,就是谁能看得更清楚、反应更快,谁就占上风。
中美海军:硬实力比拼
美国海军的实力全球第一,有11艘核动力航母,每艘都能带80多架飞机,组成航母战斗群后更是火力惊人。除了航母,美国还有90多艘驱逐舰和巡洋舰,搭配上“宙斯盾”系统,能打能防。
潜艇方面,68艘核潜艇里不少是“弗吉尼亚”级,安静又致命。武器上,美国的LRASM反舰导弹射程远、精度高,F-35隐形战机更是能悄无声息地靠近目标。
中国海军这几年进步飞快,已经是世界第二了。
目前有“辽宁号”、“山东号”和“福建号”3艘航母。“福建号”用了电磁弹射技术,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驱逐舰和护卫舰加起来120多艘,052D和055型驱逐舰装的“中华神盾”系统一点不比美国差。潜艇有60多艘,虽然核潜艇数量不如美国,但常规潜艇的隐蔽性也不容小觑。
最出名的还是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外号“航母杀手”,射程能到4000公里以上,专治航母这种大目标。
美国航母多、经验足,中国导弹猛、发展快,胜负不好说。但英国专家西达尔特·考沙尔说了,光看这些传统武器不行。
现代海战,导弹和航母再牛,也得有人告诉它们往哪打、打谁。信息不通,指挥不灵,再好的装备也是摆设。
所以,硬实力的比拼只是表面,真正的较量在别的地方。
英专家的看法:信息才是王道
西达尔特·考沙尔是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在研究中美海军对抗时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打海战,决定胜负的不是导弹也不是航母,而是态势感知和数据利用能力。
态势感知就是战场上的“眼力”和“脑力”。
在茫茫大海上,敌人在哪?有多少舰艇?想干啥?这些信息需要实时掌握。现代战争节奏快,海战尤其如此,谁能第一时间把战场情况摸清楚,谁就多一分胜算。
比如,雷达发现目标后,卫星确认位置,无人机再去侦察,最后把数据整合起来,指挥官才能决定怎么打。这种能力,靠的是技术、装备和系统的配合。
光有信息还不行,得会用。数据利用率就是把战场信息快速处理、分析,然后变成作战指令的能力。
比如,敌方舰队坐标确定后,马上算出最佳打击方案,分配导弹和飞机去干掉它。这中间不能出错,也不能拖延,不然机会就没了。
考沙尔说,现代战争就是信息的战争,谁的信息链条更顺畅、更高效,谁就更容易赢。
导弹和航母是打人的拳头,但拳头得有眼睛指引。没信息支持,航母可能连敌人在哪儿都不知道,导弹可能打到空海上。
反过来,如果你能干扰对方的信息系统,让他们的航母变成“瞎子”,那再多的舰载机也没用。所以,考沙尔认为,信息能力才是决定性的东西。
信息战有多厉害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个经典例子。
美国打伊拉克之前,先用70多颗卫星盯着战场,监听、侦察、预警等。开战后,美军用电子战把伊拉克的雷达搞成“雪花屏”,防空系统直接瘫痪。
结果,美军的飞机随便炸,伊拉克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42天就结束战斗,靠的就是信息优势。
现在的技术比30年前更夸张了。卫星能拍高清照片,无人机能飞到敌方头顶,雷达能扫几百公里外的目标。
中国的北斗系统能给舰艇导航,美国的E-2D预警机能指挥整个舰载机群。这些装备让信息收集更快、更准。
数据处理也有了AI帮忙,分析速度是人的几十倍。技术越发达,信息战的作用越大。
美国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他们搞信息战几十年了,全球的情报网、电子战系统都玩得贼熟。
比如,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能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硬实力强得离谱。
但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全球覆盖,卫星数量越来越多,电子战装备据说能威胁美军的“爱国者”系统。加上高超音速导弹,中国在信息战上的进步不容小觑。
信息战影响海战
电子战是信息战的核心。比如,美国可以用电子干扰让中国的雷达失灵,中国也可以用反卫星武器打掉美国的侦察卫星。
谁先让对方“聋了瞎了”,谁就占便宜。现代舰艇高度依赖雷达和通信,一旦这些玩意坏了,战斗力直接腰斩。
网络战更狠,能直接攻击对方的指挥系统。比如,黑进敌方的作战网络,篡改数据或者下假命令,舰队可能自己乱套。
美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但中国的网络能力也在追赶,谁也不敢说稳赢。
现代海战靠数据链把舰艇、飞机、导弹连成一个整体。信息流畅,打击就精准;信息断了,整个体系就崩。
美国的数据链技术很成熟,比如Link-16系统,能让所有单位实时共享信息。中国也在建自己的数据链,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很快。未来海战,谁的数据链更稳、更强,谁就更有胜算。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
有人觉得,不管信息多厉害,最后还得靠导弹和飞机去打。没这些硬家伙,信息就是空谈。比如,你知道敌方航母在哪,但没导弹能打到那,那不还是白搭。
这话有道理,毕竟战争不是玩电子游戏,光有数据打不死人。
但信息战和传统武器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没有信息,传统武器的威力发挥不出来。
比如,海湾战争里,美国的导弹能那么准,就是因为信息支持得好。现代海战,信息是“大脑”,武器是“拳头”,缺一不可。
还有人担心,信息系统本身不靠谱。卫星能被打下来,网络能被黑,数据链能被干扰。一旦这些玩意坏了,依赖信息的军队不就完蛋了?
这点确实得承认,信息战不是万能的。但考沙尔说了,这风险是双向的。中美都会试着破坏对方的信息系统,也都会保护自己的。
关键看谁的技术更硬、准备更足。信息战的脆弱性,反而说明它重要,谁能在这块胜出,谁就赢了一半。
中美的差距和未来
目前来看,美国在信息战上有经验和技术优势,但中国追得很快。
美国的卫星多、系统全,电子战和网络战玩了几十年,实战经验丰富。中国的北斗、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群发展迅猛,后发优势明显。未来几年,双方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不过,信息战不是孤立的,它得跟传统武器配合。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加上信息优势,威力倍增;中国的导弹系统有了信息支持,也能打得更准。
谁能把这两者结合得更好,谁就更有希望。
当然,还是希望这种海战永远别发生。中美要是真打起来,不管谁赢,代价都太大。信息战再厉害,也不如和平来得实在。
参考资料:
1、操纵信息、制造舆论……揭开美国信息战“真容”! 人民论坛网 2023-10-26
2、孙兴杰:美智库兵棋推演实为“信息战”,变相恐吓台湾 直新闻 2023-01-11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