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叶飞受邀访问菲律宾,临行前向中央提出:访菲时能为父母扫墓
叶飞心里五味杂陈,在出发之前,他跟中央请求说:希望在访问菲律宾的时候,能去给爸妈扫扫墓。他们安葬在这片老家的土地上,都好几十年了......
【他从大洋彼岸走来】
1955年的时候,叶飞得到了上将军衔。在那一年被授衔的55位上将里,他是最年轻的一个。这位打仗勇猛出名的英雄,大家都叫他“悍将”。另外,大家还夸他是“跨国将军”。
他爸爸是中国人,而妈妈则是菲律宾人。
叶飞的爹叶荪卫是在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长大的,家里头穷,所以叶荪卫从小日子就不好过。跟村里其他的小伙子一样,他很早就成了家,娶了谢家的姑娘,也就是谢宾娘。
叶家的后代说起往事,提到谢姓是他们那里的一个大姓,是东晋谢安的后代。叶荪卫娶了谢宾娘后,夫妻俩日子过得挺不容易。叶荪卫是个穷农民,家里就两间房,他整天在地里忙活,可一年到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没办法,刚结婚没多久,叶荪卫就为了生计离开老家,跑到菲律宾去打工了。
1900年,叶荪卫远渡重洋,到了菲律宾奎松省的地亚望镇,在那儿给人帮忙摘椰子。在干活的时候,他遇到了麦尔卡托小姐。麦尔卡托家在当地虽然不是特别有钱有势,但也算是个富裕的家庭。
麦尔卡托小姐今年15岁,有着西班牙的血统,模样特别俊,气质也很好。叶荪卫和麦尔卡托认识后,特别合得来,两人都被对方迷住了,慢慢就走到了一块儿。
麦尔卡托家族是天主教的信徒,按规定不能和别的教徒结亲。为了能和心爱的麦尔卡托在一起,叶荪卫决定改信天主教,并且嫁到麦尔卡托家做上门女婿。他为这段感情付出了很多,但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前两个儿子能回到他的老家生活。
结婚后,麦尔卡托先是和叶荪卫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叶启存,小儿子呢,大家既叫他叶启亨,也叫他西思托·麦卡尔托·迪翁戈。这是因为刚到菲律宾时,叶荪卫就被叫做“迪翁戈”。而这个小儿子,就是我们后面要提到的叶飞将军,大家简称他为叶飞。
1919年,叶启存已经7岁,叶飞也5岁了,他们在菲律宾度过了几年的时光。后来,按照之前的计划,父亲叶荪卫就带着他俩回到了祖国。
离别时,妈妈麦尔卡托站在岸边,看着爸爸和两个孩子越走越远。她眼里泛着泪光,双手合十放在胸前,为孩子们默默祈福。还好,麦尔卡托身边还有另外两个小孩陪着,她对那三个孩子的思念只能藏在心底。
父子三人从菲律宾归来时,咱们国家正经历着动荡不安、四处萧条的艰难岁月。北洋军阀当家做主,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社会乌烟瘴气,百姓生活特别艰难。
叶荪卫的老婆谢氏瞧见老公回家了,心里乐开了花,对老公带回来的俩娃,谢氏也是疼爱得不得了。
当这家人正享受着团圆的喜悦时,刚从菲律宾回来的叶荪卫就被当地的强盗看上了,强盗把叶荪卫抓了起来。谢氏经过好多波折,才终于把自己的丈夫安全救回家。
为了老公的安全着想,谢氏展现出了传统女性的伟大之处,她决定放手让老公去菲律宾生活,还在叶荪卫出发前帮他打包好了行李。而叶荪卫带回来的俩孩子,就留在了谢氏身边,由她来照顾抚养。
谢氏把叶启存和叶飞当作亲生孩子一样,细心照顾他们的日常。而且,她还送他们去村里的学堂,让他们学习中文。
在学校的时候,叶飞渐渐长大,碰到了一位叫叶骥才的老师。叶骥才老师给叶飞传授了很多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这让年轻的叶飞心里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慢慢发了芽。
1926年,叶飞先去厦门中山中学念书,后来又转到了省立第十三中学,也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在学校那会儿,养母谢氏常会让别人给他们送点吃的穿的,确保他俩生活没问题。到了假期,叶飞和哥哥就会回家陪养母,一家人过得开开心心的。
叶飞接触到了新思想和新文化,心里明白咱们国家正经历着巨大的苦难,所以他坚定地走了革命这条路。1928年,才14岁的叶飞就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并且在那一年就开始偷偷地干起了革命的事情。
叶飞成为了共产党员,并且还带着哥哥叶启存一起投身革命。那时候真是人心惶惶,蒋介石和汪精卫都背叛了革命,到处抓共产党人,杀害或监禁他们,让共产党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但就算这样,叶飞他们还是坚定地继续革命,没有退缩。
可惜的是,三十年代的时候,哥哥叶启存被国民党给害了,叶飞呢,也遭到了关进监狱的不幸。
他在厦门被抓了起来,送进了牢房。幸运的是,敌人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以“年纪小不懂事,走错了路”为由,判了他一年的刑。在菲律宾的爸爸妈妈叶荪卫和麦尔卡托听到这个消息后,特别担心儿子的安全。
叶飞是在菲律宾出生的,但他回国以后,菲律宾那边并没收回他的国籍。他爸妈就使出了浑身解数,想各种办法求菲律宾官方帮忙把儿子引渡回去。麦尔卡托甚至还专门漂洋过海,亲自去接儿子。
但当麦尔卡托好不容易到达香港,正准备前往厦门的时候,她接到了叶飞发来的电报。电报上说,叶飞已经出狱了,他让母亲先回菲律宾,而他自己则毫不犹豫地投身于革命事业。
麦尔卡托只能带着遗憾返回菲律宾,因为叶飞的父母、弟妹都住在那儿。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叶飞遵从党组织的指示,四处征战,活跃在抗日的最前线,狠狠打击敌人。
他在海的另一边失去了家人的消息,只能把对他们的关心和想念藏在心底。
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叶飞帮忙建起来的闽东红军后来变成了新四军。他先后当过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的团长,还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他带着队伍打了很多仗,像有名的黄桥战役、天目山反击战这些大战里,都有他亲自上阵的身影。
在解放战争时期,叶飞先后担任过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的头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的指挥官,还有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司令员等职务。他带兵打仗赢了一场又一场,作为出色的将领,叶飞建立了无数战功,让敌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叶飞没料到,自己在战场上拼命打鬼子的时候,他的家人们也同样在战斗的最前线忙碌。二战那会儿,叶飞在新四军里打日本鬼子,而他的弟弟们也加入了抗日游击队。
因为情况所限,打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叶飞就没再和家人有过任何消息往来。一直到战争结束,叶飞才有了和亲人重新联系上的机会。
【不忘亲人】
1949年,叶飞带着第十兵团往南走,一路打到福建去,他们力量强大,很快就把敌人打败了。到了8月17号,福州就宣布解放啦。9月份的时候,部队又到了泉州,这儿离叶飞的老家可不远了。叶飞心里一直记挂着养大他的谢氏养母。
他安排人去接养母,那人对谢氏说:“叶飞司令想见你一面。”谢氏心里顿时慌了神,因为她压根儿不知道叶飞是谁,也搞不明白为啥部队的司令会特意要见她。
心里七上八下的,谢氏跟着解放军战士一块儿到了部队,见到了叶飞。叶飞对自己的养母说:“娘,我就是启亨,叶飞就是我本人。”
这时,谢氏才明白过来,战士们常常提起的“叶飞司令”原来就是她心心念念好多年的儿子。算算日子,叶飞和养母谢氏已经二十多年没见面了。谢氏压根儿没想到,当年那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现在已经长成了能带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她心里为儿子的成长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
谢老太太年纪大了,叶飞就很孝顺地照顾她,吃喝住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到了1963年,谢老太太去世了。在叶飞后来写的回忆录里,他满怀深情地说起了这事。
她从没生过孩子,我和哥哥一回老家,她就待我们像亲生的孩子一样,把我俩拉扯大。所以说,我是由两位母亲养大的,我妈晚年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
叶飞将军可真是个大孝子啊!
同时,叶飞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远在大洋那边的亲人。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咱们国家和菲律宾还没建交,叶飞想直接联系上母亲挺不容易的。而且,他的父亲叶荪卫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就葬在菲律宾。
叶飞琢磨着怎样把三弟叶启东带回国内,好让他在这儿读书学习,结婚立业。这样一来,叶飞还能通过叶启东跟远在菲律宾的家人保持联系,问问家里的情况。可惜啊,当母亲麦尔卡托走的时候,叶飞没能陪在身边,这心里头真是挺不是滋味的。
新中国成立那会儿,叶飞的亲妹妹爱玛亲手给叶飞写了封信,信里头爱玛讲道:
家里日子紧巴巴的,碾米厂也快撑不下去了,盼着哥哥能寄点钱回家,好让我们能熬过这个难关。
麦尔卡托还活着的时候,爱玛就和她妈妈一起打理碾米厂,还照顾家里。现在家里碰到难题了,爱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哥哥帮忙,她觉得哥哥现在升官了,肯定能帮她一把。
但情况其实不是这样的。尽管叶飞已经当上了福建省的省委书记、省长,还有福州军区的司令,但他心里清楚,他得为人民服务,绝不会搞特殊。再说了,他自己也没啥存款,说实话,他也没能力帮妹妹爱玛解决难题。
叶飞只能给爱玛写信,讲讲自己的现状。他告诉爱玛,要是妹妹肯过来,他会管妹妹的生活。可爱玛没按哥哥说的做,她没给叶飞回信,而是自己去当了女佣,赚钱养活自己,还尽力照顾其他的弟弟妹妹。
1975年6月9号,咱们中国和菲律宾正式交好了,这事儿给一直惦记着家人的叶飞将军带来了新盼头。
中菲成为友好国家后,菲律宾的马克斯总统来到中国访问,特意给周总理赠送了几盒雪茄,来表达他的真诚。大家都知道,周总理是个非常体贴入微的人。他了解到叶飞是在菲律宾出生的,很能体会叶飞想念亲人的心情。于是,周总理就把马克斯总统送的那几盒雪茄转送给了叶飞。
周总理的那份关心,让叶飞心里特别暖和。他翻开烟盒,抽出一支来自菲律宾的烟,点着后,不由得就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亲人。
家人团聚的那天很快就到了......
【重回菲律宾】
上世纪八十年代头几年,叶飞的亲妹妹爱玛、亲弟弟敦尼还有撒牙孜等人,在菲律宾的华侨好友相助下,漂洋过海回到了中国,和几十年都没见面的兄长再次相见。
一见到爱玛,叶飞就急着问起她的生活近况,他问她:“那时候家里那么难,你是怎么熬过来的?有没有因为我对你不管不顾而怨恨我呢?”
爱玛体会到了哥哥满满的关心,以前那些“在意”的事儿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她明白,哥哥心里始终装着他们。现在爱玛日子过得安稳,感觉特别幸福。
敦尼和撒牙孜以前都是抗日游击队的成员,现在敦尼成了家乡的议员,撒牙孜则变成了当地有名的木材老板。其他的弟妹也都有了各自的新生活,小妹尼娜成为了一名医生,最小的弟弟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叫叶大兴,他以前做过菲律宾的外交官,但后来不干了,选择在洛杉矶安家。
在北京待的那一个星期,叶飞一有空就带着弟弟妹妹到处逛逛,而爱玛不太爱出门,就留在叶飞家里没动,毕竟能多在一起待会儿,真的很不容易。
快要分开的时候,大家都舍不得,弟弟妹妹们都盼着叶飞能再到菲律宾瞅瞅,叶飞点头说好。只不过具体啥时候去,还得再商量商量。
没多久,大家又盼星星盼月亮地等来了这个时候。1989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头头,叶飞将军,接到了菲律宾参议院老大沙隆加的邀请,准备带着咱们中国的代表团,去菲律宾走一趟。
这次,是叶飞离开菲律宾70年后,头一回踏上他出生的故乡。出发之前,叶飞向中央汇报了自己在菲律宾的家庭状况,还表达了心愿:想在访问菲律宾的时候,去祭拜一下父母的坟墓。
中央接到叶飞的请求后,很快就批准了,并且立马和菲律宾那边进行了协商。
1月25号,叶飞带着中国代表团动身了,等飞机一落地,叶飞就紧紧握住旁边女儿的手,满心感慨地讲:“七十年啦,真的是整整七十年了。”
七十年,过得可真快啊,想想他离开菲律宾那会儿,才五岁,还得爸爸牵着手呢。现在,他都成了75岁的老爷爷,头发都白了。时间过得真快,日月如梭啊。
为了迎接叶飞,菲律宾那边放了十七响礼炮,这可是仅次于国家老大的礼遇。在菲律宾的华侨和混血朋友们,都把叶飞当成了自己人。
弟弟和妹妹早早就到了机场,等着叶飞。叶飞一出现,妹妹爱玛赶紧递上一大束花。叶飞看起来特别开心,立马抱住了爱玛,爱玛已经兴奋得眼泪都出来了。
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叶飞念起了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小时候离家,老了才回来,口音没变但头发已白。”这话说得就像是叶飞自己的人生故事一样。
1月29号,王英凡大使陪着叶飞和他女儿叶葳葳回到了他出生的地亚望镇。可惜啊,他爸妈以前住的老房子已经不在了。于是,叶飞就去了住在镇上的二弟撒牙孜家里,这也算是回到家了。
大伙一块儿去墓地,给爸妈扫墓。爸妈走了好多年,这回叶飞终于回来看望他们了。爸爸的墓碑叶荪卫几个字是中文,妈妈的墓碑麦尔卡托则是外文。叶飞穿着白色西装,带着家里人,在爸妈的墓碑前鞠了三个躬,然后又献上一束花,心里满是对爸妈的怀念。
叶飞一回到地亚望镇,就受到了大伙儿的热烈欢迎。他来到一个大厅,会见了好几百位亲戚,这些人都是和麦尔卡托有点亲戚关系的。大伙儿都围着叶飞将军,亲身感受着他那不一样的气派。
叶飞去菲律宾那一趟很成功,他还成了中菲友谊的象征。靠着他的特别身份,叶飞晚年致力于华侨事务,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1999年4月18日,叶飞将军在北京去世了。菲律宾的大使专门到北京,向叶飞的家人带去了他们国家参议院和众议院议长的问候,并大力赞扬了叶飞为促进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友好关系所做的努力。
叶飞去世后,在他的老家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建起了叶飞将军纪念公园和叶飞学校。在公园的叶飞铜像底座上,刻着这么两行字:
菲律宾出身,却成了中国的楷模人物。
菲律宾的英雄,他也是中国人的后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