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关税策略突变 TikTok成博弈新筹码
当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抛出“用关税换TikTok”的交易时,这位商人总统的谈判艺术再次刷新国际认知。2025年3月26日,白宫提出以降低对华关税为条件,换取中国批准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美国业务,此举将中美科技战与贸易战两大战场强行捆绑,暴露出美国对数字霸权争夺的焦灼心态。
根据美国国会2024年通过的《数据主权法案》,TikTok须在4月5日前完成出售,否则面临全面禁令。特朗普此时抛出“关税换应用”方案,实则暗藏三重算计:既缓解美国通胀压力,又收割中国科技资产,更能为选举年积累政治筹码。
数据显示,若对华301关税削减10%,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可下降0.5%,这对背负7.2%通胀率的白宫颇具吸引力。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商务部同期公布对美丙酸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展现对等反制决心。
这种强硬姿态源于底气,TikTok美国业务估值已突破500亿美元,1.7亿活跃用户形成的社交流量,正重塑美国年轻群体的信息获取方式。
特朗普声称“每个关税百分点的价值高于TikTok本身”,却避谈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依赖。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达4156亿美元,其中27%来自美企。当白宫将40家中国科技企业新增至实体清单时,高通、英伟达股价应声下跌3.2%,凸显科技产业链的脆弱平衡。
地缘政治专家指出,这场交易的本质是数字时代的新型殖民。美国试图复制1980年代迫使东芝出售半导体业务的模式,但忽略了中国在数字基建领域的掌控力。目前TikTok全球服务器70%部署在阿里云,内容审核系统依托字节跳动自主研发的AILab技术。即便强行剥离,美国接手者也将面临“无根之木”的困境。
在特朗普放风降低关税后,沃尔玛、特斯拉等对华依存度高的企业股价上涨2.8%,而潜在收购方微软、甲骨文却未见明显波动。这种分化印证了商界的判断:失去中国供应链的关税优惠,远比获得某个应用更具破坏性。
历史的吊诡在于,这场博弈的胜负手可能不在谈判桌。TikTok创作者联盟已征集到420万用户签名反对强制出售,民主党议员沃伦公开批评该交易“既违背自由贸易原则,又损害消费者权益”。当政治算计遭遇市场经济规律,特朗普的“完美交易”正显现裂缝。
正如1990年代日本拒绝美国收购富士通的教训所示,核心技术主权的坚守才是破局关键。在中国反外国制裁法升级、稀土出口管制常态化的当下,这场围绕TikTok的攻防战,或将书写数字经济时代大国博弈的新范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