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到底是 “真材实料” 还是 “混子镀金”?
海归派主要有两个群体,一是学习能力水平很一般,在国内难以读到优质大学,但他们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所以选择到国外留学,在国外镀一个金身,从而让自己的学历看上去高大上。
因为有留学生的身份加持,他们在求职市场可以得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工作,类似这种情况的留学生占据了大多数。当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留学生的实际含金量,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留学生学历太水的根本原因。
随着近些年的市场检验,大家也渐渐看清了一个事实真相,那就是不是所有的留学生都具备真才实学,有些留学生和我们一样印象中的留学生有着本质的区别,留学生的身份也开始被平视,甚至是无视。这也是国内很多企事业单位拒绝或者不欢迎留学生的原因所在。
而另一种留学生,则是具备真才实学的高级人才,他们为了寻求科技前沿的探索,在学术上不断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从而走出国门到国外留学。
现在的海归,当然不可同日而语,里面确实有不少水学历的混子,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很多的。比如像进入牛津、哈佛、麻省、哥伦比亚等这些名牌大学的留学生,他们的实际水平毋庸置疑,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像这些人不应该被污名化。事实上,这些留学生在回国之后,也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
所以说,任何一味的迷信留学生,或者是一味的贬低,都是缺乏客观更正的,不管活跃在哪个领域的人才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都必须与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把所有的留学生都拒之门外,也是一种短视行为,不但无法提升自我,还可能固步自封。
现在的海归,当然也不能和钱学森的情怀相比,水平能力不一样,立意高度不同,站的角度所处时代都不一样,所以不要拿钱老类比如今的海归。面对利益和前程,又有几人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要天天喊口号,耍嘴皮子,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精致起来,那么我们一定会强大起来。
董明珠作为企业老总,当然可以主宰自己企业的用人标准,这个无可厚非。作为企业主,你可以喊出来不用海归,但你把海归等同于潜在间谍,这种说法就属于典型的越界了。
董明珠,毕竟不是张明珠李明珠,你是一名颇有知名度的公众人物,作为公众人物,在表达观点时,多多少少还是要注意一点社会影响的。
海归派引发争议,本来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因为但凡有点常识,都知道把海归派一竿子打翻是可笑的观点,这也是主流媒体都在批评董明珠观点的原因。八方招揽人才,是国家人才战略的大政方针,除极个别国家之外,这也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对待人才的态度。
只要是人才,都可为我所用。因为担心有间谍,就把海归派拒之门外,进而上升到抹黑整个海归群体,这是因噎废食,倒洗澡水把孩子也给倒掉。各行各业,哪里没有间谍?
有人说,海归里间谍多。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海归为什么间谍比例高,因为他们本身和国外接触就多,是国外最容易接触到的群体,你一个连县城都没有出过的人,人家也不会找到你头上啊,因为你知道那点事情了没有什么价值。
现在很多人膨胀的没边了,抵制一切外来事物,只要是国外的都是别有用心的,26个英文字母都识不全,还天天看这个不顺眼那个不如意,恨不得把一切外来事物统统都赶出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