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媳妇不愿意,我给岳父选择了养老院
那天晚上,老陈像往常一样坐在客厅,心里却波涛暗涌。
电视里播放着他并不感兴趣的节目,妻子在厨房准备晚餐,儿子在房间写作业,这是一幅再普通不过的家庭画面。
老陈心里挂着的,却是另一个无法轻松面对的画面:他妈妈,独自在老家的小院里坐着,从早到晚只有墙上父亲的照片陪着。
老陈想,要是能让妈妈搬来一起住就好了,可是他知道,这并不简单。
于是他走进厨房,试图再次和妻子沟通。
“老婆,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儿。
”老陈说。
“啥事?
”妻子头也不抬地问,手上忙活着切菜。
“我想接我妈到咱家住一段时间,换个环境,对她心情好。”
妻子停下手中的活,看了老陈一眼:“咱家就这么大,又不是没和你说过,我妈来了没地儿住。
再说她在老家呆得挺好,你还挂心什么呢?”
老陈沉默了片刻,心里还是不死心:“我妈说家里太安静了,想养条狗。
我寻思让她来咱家,平时咱爸也能和她说说话。”
妻子皱了皱眉:“咱一天也就回来睡个觉,平时上班俩老人一起在家,是不是不太方便?”
老陈憋了一肚子的理由,想争取这次机会,可话到嘴边,只剩一句:“她都80多了,哪那么多不方便。”
其实,老陈理解妻子的不情愿。
家里就这么宽敞,要是再多一位老人,确实让人心累。
但他始终认为,在儿女身边才是老人该有的生活。
每次想到这儿,老陈又想起岳父在他们家住的这八年,从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算起,也算尽心尽力。
想到这里,他继续尝试说服妻子:“当初我岳父腿骨折,我也是天天背着上楼下楼。
现在让妈来住几天,你就这么不愿意?”
妻子显然不想听老陈这些旧话,又提了养老院的事:“你妈不是还挺喜欢和人聊天的么,养老院里人多,她也热闹。”
老陈听着这些话,突然心寒。
他想到妈妈瘦弱的身影,和岳父在自己家生活的情景,却一时间无从反驳。
心中挣扎了一整晚的老陈,第二天还是决定行动。
他心里总悬着:既然岳父可以住在他们家,为什么妈妈不行?
最终,他给岳父找了一家养老院,把宣传单交给妻子。
妻子惊讶地问:“因为我不同意你妈来,你要把我爸赶出去?”
“不是,”老陈平静地回答,“是时候考虑岳父去养老院或轮到他在你哥家住几年了。”
妻子生气地警告:“你这是逼我让步。”
这场无言的战争让老陈感到无力。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的时光,想着岳父这几年的相处,却发现对立的墙已经突然间高筑。
这一刻,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
老陈站在妻子面前,话到嘴边却无力说出口。
他知道眼下的境况,也明白妻子未必就是不孝顺。
但是,两个老人的抉择,以及对父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感受又如何能让伴侣瞬间理解?
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努力和选择可以让妻子看到平时种种付出背后的承诺。
他心里明白,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局限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作为父母唯一可以依靠的孩子,他只能坚持让自己不悔。
人与人之间有时就是这样微妙复杂,需要更多的沟通、理解和妥协。
养老问题其实是一个普通家庭中的缩影,折射出不少人都会面临的难题。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安享晚年,而尊老敬老的传统价值观却常常在现实生活中碰壁。
每一个不易做出的决定背后,都是对老人真正愿景的深思。
当站在选择的路口,或许我们需要一份心平气和的对话、一颗包容的心,去探寻最优解。
愿我们在爱与责任之间,每一步都走得温暖而坚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