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传统车企面临转型,特斯拉销量再创新高
是谁让特朗普的白宫夜晚辗转难眠,是东方的神秘力量,还是美利坚日渐衰落的叹息?
2018年3月22日,老特大手一挥,签署了那个所谓的“301调查”备忘录,正式向中国发起了贸易战。
说白了,就是觉得咱们偷了他的技术,让他的企业亏大了。
这事儿,往小了说是商业纠纷,往大了说,嘿,那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博弈了。
这贸易战一开打,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2018年7月6日,美国率先发难,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哐哐就是一顿加税,25%!
你品你细品,这谁受得了?
中国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立马采取对等反制,你加我也加,谁怕谁啊?
这一下子,全球经济都跟着抖三抖。
那时候,老特还挺得意,时不时放两句狠话,什么“贸易战很容易赢”,听得人直翻白眼。
数据不会说谎,关税战打下来,美国零售商的仓库都快堆成山了,供应链也断了,这滋味,可不好受啊。
你以为这就完了?
too young too simple!
2019年5月,美国又搞了个大动作,把华为拉进了“实体清单”,这下好了,美国企业想跟华为做生意,门都没有!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想掐死华为的5G,保住自己的科技霸权。
这一招真的管用吗?
时间来到2024年5月14日,美国再次宣布对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一系列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目前的25%提高到100%。
这事儿,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你说你加这么高的关税,是真想保护自己的产业,还是怕中国的电动汽车太优秀,抢了你的饭碗?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也不是软柿子,直接发布了个《不跪》视频,掷地有声地告诉全世界,中国不吃你这一套!
你搞霸凌,我就跟你对着干!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天,特朗普就签署总统令,取消了对进口汽车加征的钢铝单独关税,还给车企提供退税机制。
这波操作,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又是唱的哪出戏?
原来,特朗普也有自己的难处。
国内的三大车企(通用、福特、Stellantis)早就闹翻天了,说你这么搞下去,我们的汽车工业都要被你毁了!
通用汽车更是直接撤回了2025年的业绩指引,股价暴跌,这谁顶得住?
更何况,中国还限制了稀土出口,美国的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的F-35生产线都快瘫痪了。
再加上美国那6万亿美元的债务,眼看着就要到期了,你说特朗普能不慌吗?
为了缓解压力,2020年1月15日,中美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内增加购买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
这协议签了之后,执行情况怎么样呢?
2021年1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跳出来指责中国,说你没完成承诺的采购目标!
眼看着关税战打不下去了,封锁科技也效果不佳,特朗普这下可慌了神,只能暂时缓和一下关系。
全球产业链可不傻,你这里加税,我就往别的地方跑。
特斯拉加速向墨西哥转移产能,美的、格力把北美订单转到墨西哥工厂,三星手机生产线直接搬到了越南。
更可怕的是,美元霸权也开始动摇了。
东盟启动区域本币结算机制,美元在亚洲贸易占比首次跌破43%。
金砖国家更是直接喊出“拒绝美元贸易依赖”的口号,这简直是要把美元往死里逼啊!
贸易战打到这个份上,特朗普也算是骑虎难下了。
他真的就这样认输了吗?
当然没有!
他对中国的科技封锁还在继续,对中国企业的打压也丝毫没有放松。
这场贸易战,真的让美国占到便宜了吗?
恐怕未必。
美国的普通工人、农民、小企业主,都在这场贸易战中受到了伤害。
那些因关税战而倒闭的工厂,那些因农产品滞销而破产的农民,都在默默地承受着痛苦。
反观中国,却在这场贸易战中变得更加坚强。
我们以稀土为武器,以国内市场为盾牌,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多边合作。
这场霸权黄昏与东方智慧的博弈,最终会走向何方?
没人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合作才能共赢,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