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特饮:走!到红牛老家去

EMBA 6天前 阅读数 1 #财经

在饮料界,有三句广告语耳熟能详。农夫山泉的“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加多宝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还有一条是华彬红牛的“困了、累了,喝红牛。”

最近10年,消费者“困了、累了”时,想到的不一定是红牛,可能是红牛在国内的最强对手。

如今,在国内能量饮料市场,东鹏饮料的销量超越红牛,已经连续多年位居第一。2024年,东鹏饮料年营收158.3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二级市场上,2025年3月10日,东鹏饮料总市值1179亿元。

东鹏饮料不满于国内市场称第一。3月7日,东鹏饮料公告,计划赴港二次上市,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在东鹏特饮的国际化版图中,东南亚市场是重要一站,而东南亚正是红牛的老家。

摸着红牛过河,从模仿到超越

十年前,东鹏特饮还是被网友群嘲的红牛仿品,如今却上演了一出逆袭爽剧。

靠着加量不加价的500ml金瓶装(零售价5元,价格只有红牛一半),硬生生在下沉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这波操作堪比饮料界的拼多多,专治各种消费降级。

虽然价格便宜,但并不意味着东鹏饮料不挣钱。

要知道,5元是零售价,里面包含了经销商的利润,东鹏特饮的出厂价只有2元。

即便如此,它的毛利率依然接近50%,在给经销商留有充足利润的同时,自己是一点没少赚。

更绝的是渠道战术。别人铺货讲究精准投放,东鹏直接搞人海战术——

3200家经销商覆盖400万家终端网点,相当于每个中国县级行政区塞进1300个销售点,连村口小卖部的冰柜都被它承包了。

靠着这招农村包围城市,华北市场三年暴涨20倍,连一线城市白领都开始真香——毕竟加班熬夜时,5块钱能买到的快乐,谁不心动?

可见,当产品口感、功能相差并不大时,便宜永远是硬道理。

2021年5月,东鹏饮料在上交所上市。在上市之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 27.00%上升至31.70%,超越红牛,成为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

至今,东鹏饮料已经连续多年坐稳“销冠”,2024 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 2023 年的43.0%提升至47.9%。

拟赴港上市,杀到红牛家门口

上市之后,东鹏饮料的业绩主要靠大单品东鹏特饮。比如在2023年,东鹏饮料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12.6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东鹏特饮,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为 91.87%。

与此同时,市场也出现了对其百亿收入后成长空间以及向平台型企业转型难度的担忧。

面对质疑,2023年,林木勤公开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必须培育发展出第二增长曲线,我们不能有躺平的心态。”

2024年,东鹏饮料提出“全面实施1+6多品类战略,其中的“1”是核心产品东鹏特饮,“6”是电解质饮料、咖啡饮料、无糖茶、鸡尾酒、椰汁及大包装饮料六大品类。

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全球化扩张也是东鹏饮料的重要战略。2021 年,公司成立香港子公司以开展海外销售体系的搭建和海外品牌的推广。2022年6月,东鹏饮料公告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如今,东鹏饮料又在筹划拟港股二次上市,公司称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

东鹏饮料的国际化版图中,东南亚是重要市场。

目前,东鹏饮料已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设立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海南和昆明生产基地将作为未来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重要生产及出口枢纽。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产品已成功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 25个国家和地区。

要知道,东南亚是红牛的家门口,也是红牛全球市场的主阵地之一。这意味着,东鹏饮料杀到红牛家门口了。

根据券商研报,红牛在印度和东南亚各市场的市占率在10%-40%之间。从销量市占率来看,2023年印度尼西亚能量饮料市场,泰国天丝红牛销量占比13.6%。越南能量饮料市场,红牛销量市占率维持在 30%左右,销售额市占率在40%左右。

对于东鹏饮料全球化布局的前景,国金证券分析师认为,结合印度和东南亚人均饮用量、人口数量,公司预计取得的市场份额等估算,公司有望通过出海印度和东南亚实现136-213亿元销售额。

根据券商数据,东鹏饮料出海实现的销售额超越2024年全年的营收,相当于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鹏饮料。

最后

十年前,东鹏特饮还在红牛的阴影下弯腰捡钢镚;十年后,这个从深圳城中村走出来的民营品牌,转头就敢在红牛老家门口插旗。

它要证明的早已不是能不能打赢红牛,而是中国民营品牌如何在世界牌桌上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来源:快速消费品经营俱乐部、尺度商业、网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EMBA

EMBA

聚焦EMBA企业家、投资人等精英人士,商学院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