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或将共同瓜分伊朗?俄罗斯的突然表态,有没有另一个可能性
莫斯科一声惊雷,伊朗牌局生变?德黑兰的午夜灯火通明,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室里的争吵声穿透了防弹玻璃。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在塔斯社采访中的两段表态,如同投入波斯湾的深水炸弹——既警告美伊冲突的灾难性后果,又声明不承担军事保护义务。这份被西方称作“俄式战略撤退”的声明,让2022年签署的《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显得像张过期支票。特殊关系背后的钢丝绳当伊朗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击毁豹2坦克时,俄伊军事同盟看似牢不可破。2023年Gazprom与NIOC达成的石油换装备协议,让两国绕过SWIFT系统完成价值200亿美元的能源交易。但叙利亚阿勒颇的硝烟暴露出裂痕——俄军宪兵2023年8月拦截了伊朗革命卫队向真主党运输的导弹车队,双方装甲车在检查站对峙三小时。克里姆林宫的战略天平正在倾斜。莫斯科战略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俄对伊军工投资2024年同比增长17%,却在里海划分问题上强硬拒绝伊朗20%海域主张。这种“热军事合作、冷地缘竞争”的撕裂状态,像极了冷战时期美苏在第三国的代理人游戏。
战略迷雾中的三张底牌鲁坚科的表态在华盛顿引发激烈争论。五角大楼1月秘密报告指出,俄方可能以“不干涉伊朗”换取美国放松对乌军援。但兰德智库模拟推演显示:若美军轰炸纳坦兹核设施,俄军电子战部队通过Krasukha-4系统接管伊朗防空网络的概率高达73%。历史经验在此刻交织成谜。1980年代苏联对阿富汗圣战者的“放血战术”,让美国深陷十年泥潭;如今德黑兰的“358导弹”射程已覆盖东欧,IAEA最新报告证实其IR-9离心机突破核门槛。俄媒《观点报》意味深长地评论:“当波斯人开始独立制造卫星导航芯片,谁才是棋盘上的棋子?”
德黑兰的破局方程式伊斯法罕的导弹工厂彻夜轰鸣,伊朗正用行动回应变局。2024年1月与阿联酋签署的霍尔木兹海峡联合巡逻协议,标志着其外交突围的犀利转向。更值得关注的是,上合组织框架下的“沙赫尔-2023”军演,中伊特战队在沙漠中演练联合反恐,参演兵力较三年前激增三倍。在维也纳谈判桌上,伊朗代表突然亮出新筹码:公开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阿拉克重水堆。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与俄罗斯在北极航道开发中的沉默形成奇妙共振。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当所有人都在计算如何分蛋糕时,聪明的玩家正在重画餐桌的边界线。”
波斯湾的风浪从未停歇。俄罗斯的暧昧表态究竟是战略收缩的信号,还是更高明的地缘骗局?当美国“林肯”号航母战斗群穿越霍尔木兹海峡时,卫星照片显示俄军电子侦察舰“卡累利阿”号正在20海里外游弋。这场三方博弈的终局,或许就藏在德黑兰街头小贩的手机里——那款搭载“波斯芯”的国产5G手机,正在直播中国货轮卸下精密机床的画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