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将脱贫攻坚讲得很实在,很温暖

那个小红 4年前 (2021-07-31) 阅读数 6 #情感

有人说,咱们生来就是平凡的人,那就只能是平凡的过。

那么,他说的对吗?

他说的有对又不对,对是因为出身是平凡的,这个是事实,我们不能改变;不对则是因为我们虽然出身平凡,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变得伟大。

俗话说的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事在人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地方,做出不一样的成就,这就是平常人的伟大。

说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业的事迹,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最近单元组织观看的一部电影《山歌》中大学生扶贫村官的故事。

他们就是实实在在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们很伟大。

一、现代扶贫工作的缩影

《山歌》这部电影由孙勇、吴俊贤、季海涛、黄发执导,孙勇编剧,王力可、陈浩主演的电影。该电影于2021年6月24日在腾讯视频播出,并于6月2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山歌》讲述的是三河村第一书记赵琳(王力可饰)与火普村第一书记何斌(陈浩饰)两位年轻人齐心协力,带领凉山彝族群众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故事。

赵琳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厦门姑娘,为了国家的脱贫事业,放弃了更好的就业,选择来到四川大凉山三河村,作为大学生村官,支援那里的脱贫工作。

通过她与何斌的齐心协力,解决村民的疑难问题,农产品销路问题,劝说钉子户搬迁,劝导天蓬让自己的女儿继续学习,打消结婚念头,给何斌舅舅(脱贫老大难问题)做思想工作,并给他介绍对象,温暖顽皮小朋友……等事迹,用实际行动,感化村民,让三河村和火普村当地老百姓迁徙到新村,并带来村民过上了好日子,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电影中每一个故事都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电影中的人物除了外来的赵琳外,都用当地的语言,让人听着很亲切,让人看了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让我们对扶贫工作的工作者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同时,该电影取材于四川省大凉山三河村脱贫攻坚的工作中的真实案例,电影用一种“以小见大”的思路,向我们展示了广大扶贫攻坚工作,是现代扶贫攻坚工作的缩影。

二、是信仰指引他们扶贫

影片以“扶贫攻坚”这一宏大时代命题作为影片主题,亦庄亦谐,有笑有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电影中,扶贫路上发生的一件件笑中带泪的故事,以及出现的每一位有血有肉的角色,组成了新时代扶贫攻坚战的雄伟画卷,也向我们展示了“第一书记”们抛家舍业,不顾险阻,不惜己身投入扶贫攻坚事业的“当代红军”形象。

第一书记赵琳作为清华大学毕业生,拥有着众多的就业选择,她却选择扶贫攻坚这项工作,本身就需要极强的信仰。

她本来有一个男朋友,双方约定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结婚,不料意外发生,她男朋友牺牲在了脱贫攻坚一线。

她为了脱贫攻坚的使命,为了这个信仰,忍着悲痛,毅然决然来到大凉山三河村,为当地村民的脱贫攻坚,默默付出着,就为心中脱贫攻坚的信仰与梦想。

正是因为她的到来,让三河村村民的农作物有了销路,村民的收入了保障,同时,带来专家,向当地村民教授蘑菇种植技术,以及让老村民的草药实现了人工种植,村民收入提高了,也愿意跟着她,搬离大山,住进了现代化的新村。

正是因为她的到来,让天蓬放弃了让女儿嫁人,去继续学习,也让孤独的小朋友有了家的感觉,也让何斌舅舅感动,积极行动起来,最终找到对象。

她的这些付出,都是基于她对于扶贫这项伟大事业的信仰。她的这项信仰,反映出了“当代红军”的信仰。

同样作为第一书记的何斌,因为信仰,因为懂得对于偏远山村,要想更好的脱贫,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主动跑去学校交涉,让学校录取天蓬家女儿,并给他们免学费,换来了天蓬女儿的继续学习的机会。

他为了让逃学的小孩上课,到处追赶,奔跑换上骑摩托车,只为追上他,并将他送进课堂。

他的舅舅是三河村全村闻名的光棍懒汉,自然也是全村扶贫攻坚路上的“老大难”,也最怕他,也只有他能够制服这位舅舅。

赵琳和何斌这两位第一书记,虽然背景不同,却因两个人为了同一个信仰,走在了一起,相互帮持,共同为扶贫攻坚付出着。

三、是信仰让他们伟大

看了《山歌》这部电影,看了他们的扶贫攻坚事迹,你难道不觉得他们的事业很伟大吗?

电影中的他们的故事,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情,但他们付出带来的结果却是很伟大的。让不发达的偏远乡村摆脱了贫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为国家的脱贫攻坚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的事业又是伟大的。

同样,看了《山歌》这部电影后,让我们对脱贫攻坚这项国家级事业的敬意增加不少,让我们感受到了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平凡中的伟大,也对他们这种脱贫攻坚事业的信仰感动不已,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那个小红

那个小红

90后设计师,喜欢阅读、码字、运动,喜欢与你聊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