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突然宣布:或将主动关闭胖东来!其抖音账号已经“隐身”
这两天零售圈炸开了锅,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抖音账号突然“隐身”了。5月3号下午,不少常刷他视频的网友发现,原本分享经营理念的账号变成了私密状态,2024年以后的内容全没了影儿,只剩下2023年底的几条旧视频还挂着。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网上飞,很快把“胖东来或关闭”的话题顶上了热搜,评论区里瞬间涌进几万条留言,有人着急有人惋惜,更多人在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情的起因得从一场玉石纠纷说起。抖音上有个叫“柴怼怼”的玉石博主,拥有20多万粉丝,平时靠直播卖和田玉手镯,单价将近2万。今年年初,他突然在视频里炮轰胖东来,说商场里卖的玉石是“低成本货卖高价”,甚至放话“3万元的品质还不如别人3千的”,还暗示胖东来卖玉是为了给超市引流高端客户。这些话一出来,立马在业内掀起波澜。4月8号深夜,胖东来第一次公开回应,说这些指控是“捏造事实诋毁商誉”,紧接着4月25号就向许昌中院递交了诉状,索赔金额不低于500万。
本以为走法律程序就够了,谁想到五一假期里,于东来亲自下场了。他连续发了好几条推文,语气一次比一次激烈,5月3号上午更是撂下重话:“如果不让这种随意污蔑人的行为受罚,我就主动关闭或者永远离开胖东来!”这话一出口,网友们坐不住了——要知道,胖东来在河南可是出了名的“良心企业”,员工工资高、福利好,商品质量把关严,连退货政策都宽松得让人羡慕,新乡、许昌的实体店每天都挤满了人。现在创始人说要关店,这哪儿行?
再看那位柴怼怼,面对于东来的“最后通牒”,反应也挺激烈。他在视频里回怼:“你关店前先把青海料、俄料都退了,把那些几百块卖几万的垃圾货都退给消费者!”这话听着火药味十足,也让不少人犯嘀咕:玉石这行水本来就深,到底谁在说实话?有业内人士透露,柴怼怼卖的某些玉石在产地批发市场只值几十块,经过直播包装就能翻几百倍卖,而胖东来的玉石虽然价格不低,但质量检测流程确实比普通商家严格不少。
这场风波最热闹的地方,还得看网友评论。有人急得直呼吁:“国家该管管直播电商了,现在造谣成本太低,良心企业太难做!”点赞最高的一条说:“胖东来在河南扎根这么多年,省内省外想搞它的人不少,这么良心的企业要是倒了,以后上哪儿找这么实在的商场?”还有人从行业乱象说到社会风气:“现在直播平台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卖假货、毒鸡汤、夸大宣传满天飞,实体经济好不容易有个标杆,可不能让网红给毁了。”
当然也有理性的声音。有位网友提醒:“在法院判决没出来前,别忙着站队。胖东来要是真有问题,该罚就罚;要是被诬陷,也得让造谣的人付出代价。”还有人吐槽于东来“太感性”:“做生意还是得理性点,动不动拿关店说事,伤的是老百姓的心。”不过这类评论很快被淹没在支持胖东来的声浪里,多数人还是觉得,在“假劣网红”和“良心老板”之间,更愿意相信后者。
仔细想想,这场风波折射出的,其实是当下商业环境的深层矛盾。一方面,直播电商野蛮生长,靠流量博眼球的套路层出不穷,少数人靠造谣抹黑就能快速吸粉变现,违法成本却低得可怜;另一方面,像胖东来这样坚持线下实体、注重口碑的企业,在流量时代显得有些“笨拙”,面对网络攻击时往往还手乏力。于东来的“情绪化”发言,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无奈呐喊——他太清楚,自己的企业承载着多少消费者对“诚信经营”的期待,容不得半点抹黑。
截至5月4号,抖音官方还在“核实情况”,胖东来门店依旧正常营业,于东来的抖音账号还是私密状态。这场拉锯战到底怎么收场,没人能打包票。但有一点很清楚:当一个企业家把“关店”作为抗争的筹码,背后一定是累积了太多委屈和不甘。网友们的支持声浪,既是对胖东来的认可,也是对当下商业环境的某种焦虑——我们害怕失去那些认真做产品、尊重消费者的企业,更害怕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一次次上演。
作为旁观者,我倒是希望这场风波能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法律给出公正判决,让造谣者付出代价,也还胖东来一个清白;于东来能收拾好心情,继续把他的“理想主义”经营下去。毕竟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像胖东来这样“轴”的企业,真的不多了。如果有一天它真的关了门,损失的绝不仅仅是河南消费者,更是整个商业社会的良心标杆。希望这一次,正义能来得及时,让好人不必用极端方式自证清白,让用心做事的人,能安心把路走下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