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闻喜县介绍

配制茶 1个月前 (02-17) 阅读数 3 #健康

一、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东接绛县,西邻稷山,南连夏县,北靠侯马市,地处汾河与涑水河交汇的河谷地带。

行政区划:辖10镇、2乡,总面积11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8万(2023年数据)。

历史文化: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赐名“闻喜”,至今2100余年,是“中华宰相村”裴柏村所在地,裴氏家族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一人文望族”“中华喜城” “宰相故里”。

中华喜城  宰相故里

二、特色产业与经济发展

1.闻喜花馍(面塑艺术)

非遗地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小麦粉为原料,纯手工捏制,融入剪纸、绘画技艺,造型涵盖龙凤、花卉、十二生肖等,色彩艳丽,寓意吉祥(如“鱼跃龙门”象征富贵)。

产业化路径:

龙头企业:“卫嫂花馍”等合作社,开发出婚庆、节庆、伴手礼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超2000万元,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

文化融合:开设花馍体验工坊,结合乡村旅游,游客可参与制作,推动“非遗+旅游”模式。

2.玻璃器皿制造业

产业规模:全国最大手工玻璃器皿生产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40%,拥有企业43家,从业人员超2万,年产值约35亿元(2023年)。

产品特色:

高端工艺:主打无铅水晶玻璃,产品包括高脚杯、烛台、花瓶等,融合吹制、雕刻、镀金等技术。

出口主导:70%产品出口欧美,与宜家、沃尔玛等国际品牌合作,部分企业获“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称号。

产业升级:建设玻璃文化产业园,引入3D打印设计、智能生产线,发展工业旅游,打造“玻璃艺术小镇”。

3.金属镁及钢铁产业

金属镁:

资源优势:白云岩储量超10亿吨,占全国1/4,银光镁业集团为全球最大镁合金生产企业,年产能15万吨。

技术领先:研发镁合金汽车轮毂、航空航天部件,与特斯拉、宝马等车企合作,年出口额超10亿元。

钢铁产业:

龙头企业:山西建龙集团(原海鑫钢铁)年产钢材500万吨,主打特种钢、无缝钢管,年产值超300亿元。

产业链延伸:带动机械制造、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吸纳就业超1.5万人。

槐米茶

4.现代农业

特色种植:双季槐(药用槐米)、中药材(远志、连翘、黄芩、杜仲)、富硒小麦。

深加工:开发寿蕾茶、连翘茶、杜仲雄花茶、富硒面粉等产品,打造“闻喜煮饼”“闻喜花馍”“宰相故里茶”等传统食品品牌。

三、文化底蕴与旅游资源

裴柏村(宰相村):

核心景点:裴氏碑廊(保存唐代至清代碑刻59通)、裴晋公祠、裴氏文化纪念馆。

家风传承:裴氏家训“重教守廉、崇文尚武”被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

其他文化:

闻喜剪纸:省级非遗,以红色为主调,题材多为民俗故事。

汤王山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初八,万人朝山祈福,融合戏曲、社火表演。

特色节庆:花馍艺术节、玻璃文化节,吸引全国游客。

四、交通与区位优势

铁路:大西高铁设闻喜西站,2小时直达太原、西安。

公路:侯平高速、闻合高速交汇,1小时可达运城机场。

物流枢纽:依托钢铁、镁业,建设晋南物流园,辐射中西部省份。

五、未来发展方向

产业升级:推动玻璃器皿高端定制、镁合金轻量化应用、花馍IP化、宰相故里茶特色化。

绿色转型:钢铁产业向氢能炼钢转型,镁业发展循环经济。

文旅融合:打造“宰相村-非遗花馍-玻璃艺术-历史煮饼-宰相故里茶”黄金旅游线路,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

闻喜煮饼、闻喜花馍、宰相故里茶

山西省闻喜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物产闻名,其“一饼一馍一茶”——闻喜煮饼、闻喜花馍、宰相故里茶,不仅是传统美食与饮品的代表,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当地省级特色产业的核心支柱。

总结:闻喜县以“一钢一镁一玻璃”为产业支柱,“一馍一饼一茶”为食品特色,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正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跨越,是晋南地区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的典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配制茶

配制茶

配制茶是多种茶配制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