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看透自己,你才会更强大
我有个同事,整天抱怨别人“装”。说别人穿衣打扮总是刻意,说话做事也做作得很,总让人觉得不舒服。
我一开始也觉得这有点“作”,但后来想想,自己不就是特别在意别人看法吗?
这让我开始琢磨,咱们遇到的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人,是不是某种程度上,都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这可不是说咱们会分身术,变成另一个人。而是说,荣格那套“投射理论”,挺有道理的。
咱们心里那些藏着掖着的想法,特别是那些负面的情绪,很容易投射到别人身上。
你讨厌“装”的人,可能其实是因为自己也渴望被认可,但又压抑着这种渴望。
你看不惯“轴”的人,说不定是怕自己失控,所以对这种“失控”特别敏感。
举个例子,我之前特别讨厌那些说话阴阳怪气的人,后来才发现,我以前跟人沟通表达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夹带一些试探或者不满的情绪。
那段时间,我跟朋友相处得也不太舒服,总觉得他们话里有话,其实我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反过来,咱们欣赏的人呢?其实也一样。
你欣赏一个人,往往是因为ta身上有你渴望拥有的品质,是你想成为的人。
我以前特别佩服那些能坚持写作的人,自律,有毅力,写出的东西又好。
后来我开始尝试写作,其实也是想磨练自己,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
说白了,你对别人的感觉,比你理性思考的结果更靠谱。
你对一个人特别来气,那说明你心里有东西被触动了;你特别喜欢一个人,说明你内心深处渴望得到那些东西。
别去纠结“ta为什么这样”,想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所以,与其整天琢磨别人是啥样,不如把视角转过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这不是让你忍气吞声,而是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小岚整天抱怨王姐,其实应该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只不过她表现得更隐蔽。
怎么改?首先,把跟人相处当成自我探索的机会。
别老想着“我得改变别人”,而是看看别人身上的不同之处,也许能帮你发现自己没注意到的盲点。
还有,别老把自己跟“大神”比,把他们当成学习的榜样,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改进自己。重要的是,要学会平衡。维护好自己的边界,别让人随意踩线,但同时,也要积极地探索自己情绪背后的原因。
别光顾着处理外界的冲突,也要关注内心的感受。
你真正需要解决的,不是别人是如何的,而是“我如何看待我自己”。
真正强大的,不是能控制别人,而是能控制自己。
透过他人看清自己,能让你减少很多负面情绪,获得更多正能量,最终跟自己和解。
这样,你才能更好地跟别人相处,生活也会更轻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