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火药桶进入读秒!歼-10C与阵风战机或上演世纪对决
36小时战争倒计时启动
新德里时间4月30日深夜,印度三军司令部突然激活"红色獠牙"作战预案。卫星影像显示,印军西部战区3个"阵风"中队完成导弹挂载,12辆"皮纳卡"火箭炮列车向边境挺进。巴方情报部门截获关键电文:印军参谋部已下达第227号特别指令,授权师级单位自主选择打击坐标。
钢铁洪流暗夜涌动
伊斯兰堡方面迅速启动"利剑-2025"应急机制:6个枭龙Block3中队进入24小时战斗值班,8艘配备CM-302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舰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东口。值得关注的是,巴陆军将刚列装的LY-80防空系统前推80公里,其35公里拦截半径恰好覆盖印军苏-30MKI常用突防走廊。
天空霸主巅峰对决
军事专家模拟推演显示,若重现2019年式空袭,印度可能投入18架"阵风"实施"外科手术打击"。这批配备"流星"导弹的四代半战机,超视距攻击范围达150公里。但巴方歼-10C搭载的PL-15E导弹同样具备160公里猎杀能力,配合ZDK-03预警机构建的立体网,或将成为南亚天空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水下暗战悄然升级
阿拉伯海深处,巴方"汉果尔"级潜艇正以17节静音航速构建封锁线。这艘装备AIP系统的水下杀手,可在潜航50天后发动致命一击。而印度"歼敌者"核潜艇的动向成谜——卫星捕捉到维沙卡帕特南军港有异常核燃料加注活动。
核阴云下的战略博弈
双方战术核武器的部署让局势更趋复杂:印军"大地-2"战术导弹的200公里射程覆盖巴方前线机场,巴方"沙欣-1A"则能对印军装甲集群实施核常兼备打击。值得玩味的是,两国核武库值班状态同步提升至二级战备——这是1998年核试验以来的最高警戒级别。
当新德里的时钟指向第35小时,伊斯兰堡作战室内咖啡杯已续到第八轮。两个拥核国家的博弈如同在钢丝上跳探戈,每一步都可能引发链式反应。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19年空战让全球股市单日蒸发800亿美元,而今晨国际油价已飙升9%。这场南亚风暴的终章,或许就藏在某个飞行员的导弹发射按钮里。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