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口腔意外频发 医生提醒切勿用牙齿咬硬物
本报讯 记者单强报道 随着寒假逐渐步入尾声,回顾这个假期,不少家庭在享受欢聚时光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意外的烦恼——口腔意外伤害频发。从鱼刺扎伤到进食烫伤,再到咬硬物导致的牙齿损伤,以及孩子玩耍时的意外磕碰,这些口腔问题给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近日,沈阳市口腔医院综合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崔君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寒假期间,家庭聚餐增多,鱼是餐桌上的常见菜肴,但鱼刺卡嗓、扎牙龈的情况也随之增多。她强调,一旦遇到鱼刺卡嗓,应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切勿自行处理或延误治疗。若鱼刺扎在牙缝或上颚处难以取出,也应及时寻求口腔科医生的帮助。
此外,孩子们在享受美食时,因着急或疏忽,常会出现口腔黏膜烫伤或咬到腮帮子的情况。崔医生建议,家长可给孩子涂擦溃疡膏等局部对症药物,一般情况下,创伤一周左右即可自行愈合。但更重要的是,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避免吃过热的食物,以减少此类意外的发生。
寒假期间,坚果、排骨等硬物也是餐桌上的常客,孩子们在食用时若用力不当,很容易咬伤牙齿。崔医生表示,若牙齿只是轻微松动,可让孩子避免使用受伤的牙齿,观察2-3天,若情况好转则无需担忧;若疼痛加重或牙齿碎掉一部分,必须立即前往口腔科就诊。她特别提醒,切勿尝试用牙齿咬硬物或开瓶盖等危险行为。
孩子在户外玩耍或室内嬉戏时,由于活泼好动且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很容易发生意外碰伤。崔医生指出,乳牙期的孩子若发生牙外伤,多表现为牙齿移位或脱出,家长应先观察是否能自行调整,若存在咬合干扰,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若乳牙替换结束,年轻恒牙受外伤时,应尽可能保存活髓,以促进根尖继续发育。
针对寒假期间口腔意外伤害高发的情况,崔医生提醒广大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和活动安全。家长应引导孩子坚持按时刷牙、使用牙线,避免咬硬物,保持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同时,在孩子玩耍时,家长应加强监护,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减少口腔意外伤害的发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