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首尝关税政策苦果,中国产品抢购一空,大妈直呼买不起菜

热血书生 1周前 (04-07) 阅读数 238 #推荐

当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时,他或许幻想着一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经济复兴。但仅仅两周后,现实就狠狠扇了他一记耳光:美国超市货架中国生产的电器产品被抢购一空,更有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哀嚎:“现在买菜都买不起,连吃口新鲜蔬菜都成了奢望。”这场由关税政策引发的民生危机,彻底撕碎了白宫精心编织的“贸易战必胜”谎言。

4月2日,特朗普政府以“保护本土产业”为名,对全球贸易伙伴挥动关税大棒。中国、欧盟、加拿大等被纳入“加征清单”,进口商品税率陡然攀升。然而,这场看似“精准打击”的政策,却如同回旋镖,重重砸向美国普通家庭。

在洛杉矶沃尔玛里中国电器(微波炉、智能电视)被排队抢购。从智能电视到辣条食品,从收纳盒到六神花露水,很多贴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商品被扫荡一空。

与此同时,纽约市民佩格罗为了一台中国电视跑遍全城,最终哀求店员“请留下最后一台”;佛罗里达州的全职妈妈萨纳夫里亚在社交平台晒出囤积的3000美元冷冻食品,配文称:“这是未来半年的口粮。”

美国民众的囤货清单中,中国商品占据绝对C位。沃尔玛、Costco的货架上,40%的商品依赖中国供应链。从电子产品到辣条零食,从羽绒服到收纳盒,美国消费者发现:离开“中国制造”,生活寸步难行。波士顿华人超市的卫龙辣条三天卖出500箱,洛杉矶Costco的义乌产收纳盒被抢购一空,甚至小众的螺蛳粉也成了囤货目标。

如果说中国商品的抢购潮是关税政策的“第一滴血”,那么菜价飙升则是刺向美国民生的“致命一击”。

在加州超市,生菜价格涨至8美元一颗,洋葱售价达5美元,牛肉价格同比上涨20%。普通家庭每月伙食费激增数百美元,中产阶层被迫缩减其他开支。一位加州大妈在社交媒体晒出购物车:“一盒中国产冷冻饺子从5.99美元涨到9.99美元,墨西哥牛油果价格翻倍,货架上仅剩的高价有机蔬菜‘比黄金还奢侈’。现在连菜都买不起了。”

菜价飙升的根源,暴露美国农业政策的结构性失衡。政府补贴集中于玉米、大豆等谷物,蔬菜种植却因人工成本高、利润薄而被忽视。超市货架上的“新鲜蔬菜”,更多是预切好的生菜、冷冻蔬菜,真正的新鲜蔬菜成了奢侈品。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暴露了美国经济的致命弱点——对全球供应链的深度依赖。数据显示,美国67%的日用品、90%的抗生素原料、80%的手机零部件来自中国。当关税阻断正常贸易,美国本土企业既无法迅速填补产能缺口,更难以承受成本飙升的压力。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迅速祭出反制“组合拳”,让特朗普政府尝到了“搬石头砸脚”的滋味。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覆盖农产品、汽车、能源、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税率叠加后高达54%,在中国市场彻底失去竞争力;稀土管制则掐住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咽喉,苹果、特斯拉等巨头因稀土断供面临产能危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人不禁想起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法案》。彼时,美国对2万种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结果引发全球贸易萎缩60%,大萧条阴影笼罩全球。如今,历史正以惊人的相似度重演。

在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唯有尊重经济规律,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而特朗普政府的“七伤拳”,最终只会让美国陷入自掘的深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血书生

热血书生

读万卷书不如写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