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毛主席发现孙中山铜像上有多个弹孔,怒问道: 这是谁干的?

议史记 1周前 (04-30) 阅读数 42 #推荐
前言

1952年的黄河考察对新中国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毛主席踏入开封龙亭,他环视着周围的历史遗迹。

突然,毛主席看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脸上的神色越来越严肃:这是谁干的!

随行人员面面相觑,铜像遭遇了什么,能让毛主席如此发问?

弹孔铜像前驻足

1952年,毛主席沿着黄河故道开展了一场考察,为的是了解国计民生。

那天,毛主席缓步登上龙亭,这里曾经是北宋皇城的最核心地带,亭台楼阁都颇有古代风格。

在随行人员都在欣赏名胜古迹的时候,毛主席把目光放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塑像上,他缓步的走向那尊铜像。

这尊铜像当时是由冯玉祥主政河南的时候铸造的,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一辈子都在想着怎么振兴中华,推翻帝制,毛主席非常敬重他。

毛主席神情庄重的走到铜像前面的时候突然停住了脚步,深深的看了好一会儿,突然伸出手轻轻的抚摸着铜像表面,在几个凹陷处来回摩挲了好几下:这是谁干的!

毛主席的声音低沉有力,平时温和从容的面容此刻带着怒火,随行人员立刻上前查看,发现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上竟然有多个弹孔。

工作人员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毛主席如此愤怒,心里也跟着生气:到底是谁这么大胆子敢对着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开枪?

历史的疤痕

面对毛主席的询问,周围的空气都好像凝固了。

开封当地的负责人吴芝圃知道内情,他快步走到前面,神色非常沉重:毛主席,孙中山先生铜像上的弹孔是日本鬼子当年占领开封的时候留下的……

他似乎还想给毛主席解释内情,但后面的话还没说完,毛主席紧紧攥着拳头,一下子挥到了一旁的石柱上。

这个时候毛主席的眼神不再是知道孙中山先生铜像被侮辱了的愤怒,而是带着几分回忆当年那段岁月的痛楚。

吴芝圃说的是1938年6月,当时日本鬼子闯进了开封城,他们为了摧毁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把炮火对准了象征民主革命精神的孙中山先生铜像。

当时开封城内战火纷飞,城外黄河决堤,老百姓的水深火热算是具象化了,大家流离失所,心中日复一日的期盼着和平和安乐。

毛主席声音低沉:孙中山一辈子都在想实现民族独立,那群人连个铜像都容不下吗?

毛主席一直非常敬佩孙中山,因为在他的眼里,孙中山先生不仅是革命的领头者,更是所有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拿着自己的生命去奔波的人们的一种精神代表。

现在铜像上的弹孔不就是正代表着这些革命先辈向前冲锋的时候受过的伤吗?

最让人心痛的是,日军不只是亵渎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更是在占领区肆意焚烧典籍,还想着篡改我们的历史,为的就是从精神上瓦解中国老百姓的反抗意志。

当时他们盯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也是因为这尊铜像是民主革命的象征,他们想要通过破坏铜像来破坏我们不屈的反抗的精神。

毛主席默默地看着铜像上的弹孔,他心中非常清楚,愤怒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哪怕自己再如何愤怒都要压下去,现在首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新中国的建设。

因为只有中国越来越强大,才能保住老百姓的安稳和乐日子,才能让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弹孔下的永恒

从开封看完黄河回来,毛主席一刻不停的安排工作人员对黄河进行全面体检,从源头到入海口,里里外外必须研究透。

当时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收到命令后组织勘察队收集相关数据,把黄河的脾气秉性摸了个明明白白。

在完成所有任务之后,他们还整理出了一份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里面罗列的都是最实在的黄河治理方案。

有了计划就是行动,1957年4月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有了这个工程就相当于给黄河安上了一个超级水龙头。

不仅能够防洪,防凌,甚至还能做到发电,灌溉,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个工程落成,以免时不时的遭到黄河母亲的“肘击”。

之后的时光里,毛主席只要去河南,第一反应就是关心黄河的治理,毛主席甚至还想骑着马沿着黄河从头到尾走上一遍,亲自看看这里的成果。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毛主席的这个想法没能实现,但是从这就能看出来毛主席对黄河治理有多上心,他心心念念的就是让黄河变老实,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当年被毛主席触摸过的那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也成为了时代的见证者。

这尊铜像见证了中国之前吃过的苦,见证了无数革命志士和百姓是如何推着这个国家前行的,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

除了黄河以外,毛主席带领老百姓建设国家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弄好了黄河,毛主席还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齐齐发力,为的就是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让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记住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不断前行。

虽然到现在我们提起黄河,还有网络热梗“只有强者才能配做黄河母亲的孩子”,但是大家心里也清楚,如今黄河如此稳定,根本离不开毛主席当年的关注和心血。

一晃就过去了几十年,那尊带着弹孔的孙中山铜像依旧留在龙亭,很多游客在来这里游玩的时候都会过来看一看这尊铜像。

大家从这尊铜像上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种不屈不挠,不断向上的精神。

这些弹孔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怎么变化,都绝对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在那个时代所做出的付出和牺牲,作为他们的后辈,我们也应该从他们手中接过让国家变强变好的火炬,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越走越远。

参考资料:

毛主席发现孙中山铜像有弹洞,怒问:谁开的枪

2022-4-25 四川正道文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议史记

议史记

分享历史知识,共享更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