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爆发争吵,美掀桌失败,中方代表全面反攻,给美狠狠上了一课

笑史云烟 6天前 阅读数 726 #国际

前言

一场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关税风波,不光搅动了全球市场,更是将中美之间的经济角力推向了全新阶段,世贸组织的议事厅也成为了双方的全新“战场”。

从4月初开始,美国方面突然宣布将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而官方的说辞却是应对所谓的“不公平竞争”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可外界并不是这么认为,觉得美国是想通过关税政策强行引导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重新让自己回归“世界工厂”的地位。

特朗普政府的这番计划,从一开始就一直伴随着巨大的质疑和现实中的阻力,毕竟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并非一日形成的,而是数年来,一直都有生产线外迁,不仅带走了设备,还带走了成熟的技术工人、管理经验和完整的产业链配套。

如今在美国,几乎难以找到足够的合格师资来教授某些关键的工业技术,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这种单边主义的关税措施,甚至还会导致所有贸易伙伴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在美国宣布加税后不久,中国就公布了对等的反制措施,与美国一样加征了对等关税,而且还毫不犹豫地将争议提交到了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一系列的快速且精准的回击,很明显让美国感到了措手不及。

在相关消息公布之后的短短几个交易日内,美国股市遭遇到了重挫,道琼斯指数大幅下跌,市值蒸发程度惊人。

看着这样的情景,甚至出现了将股市下跌归咎于外部因素的调论,就是甩锅给中国,很显然这种说法就是在转移大众的注意力,根据观察来看,这种说法不仅缺乏说服力,更是暴漏了他们自身某种程度的窘迫和被动。

值得注意的是,股市上的动荡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较量还是在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

在4月底的一次WTO会议上,美方代表再一次将矛头指向了中国,重新提起了“产能过剩”的指控,试图在国际规则的框架内为自己的关税行为辩护,向中国施压,说白了,美方代表的行为跟“掀桌子”没啥区别了。

可是这次指控,与之前的关税战一样,并没有成功,反而遭受到了中方的有力反击,中国代表全面驳斥了关于“产能过剩”的不实言论。

并清晰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在全球化背景下,基于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是正常的经济活动,一国的产能服务于全球市场,不能简单地以出口量大就判定为“过剩”。

中方的这次反驳,不仅有逻辑,更是直指核心问题,如果中国的优势产业出口被视为“过剩”,那么美国在芯片、飞机、大豆、农产品等领域都占据了全球主要市场份额,大量出口,是不是也要被贴上同样的标签呢?

中方还进一步指出,美方炒作“产能过剩”,本质上就是相对自身产业竞争力下降产生的焦虑,主要目的还是为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打压竞争对手寻找借口。

同时中方还谴责了美国自身采取的“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觉得这些做法都严重的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破坏了多边贸易体系。

可以说,这场围绕关税和规则的争斗,并不光是在言辞上的交锋,更是反映出了国家实力、产业基础和战略选择的深层较量。

都知道,中国制造业拥有强大的韧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制造业体系,深度嵌入了全球供应链,为世界各国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工业品。

也正是因为中国这种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地位,让自身拥有了硬碰硬反击的底气,而这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撼动的。

相比之下,美国即便真想大规模推动制造业回归美国,但是也可能面临着高昂的成本,技术工人的短缺,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等多重难以实现的问题。

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的“产业回流”口号,至今效果都不大,在这种背景下,特朗破还想着试图通过贸易战和舆论来施压,迫使中国让步,甚至还幻想着让国际社会与中国“脱钩”,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反而还会对美国自身带来更大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中国的反击并非孤立无援,在不少国家看来,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而中国的应对策略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由贸易原则,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不得不说,现在的美国不仅在经济层面承受着压力,在国际道义和规则认同上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看来,这场由美国发起的贸易争端,并未达到特朗普最初设定的目标,反而还让自己陷入了更为不妙的困境之中,他试图通过强硬手段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巩固自身霸主地位的尝试,却让自己遭遇了顽强的抵抗和现实的约束。

如今中美未来的走向还存在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简单粗暴的施压手段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当然也希望特朗普能够早点清醒,意识到与中国完全脱钩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他还坚持一意孤行,那么迎接他的只会是中国强有力的反击。

参考信源

红星新闻2025-05-01——中国代表全面驳斥美方

新华社2025-04-30——中国代表在世贸组织会议上谴责美国“对等关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笑史云烟

笑史云烟

笑看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