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军又击落25架,不愧是万国牌,不过这次让马克龙松了一口气
5月7日凌晨的12小时里,巴基斯坦空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落6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单价2.4亿美元的法国“阵风”战斗机,PL-15导弹在220公里外上演“超视距猎杀”,红旗-9P防空系统首次实战便实现“三发三中”。
但还没有过去多久,印度就又声称,巴基斯坦在夜间使用“无人机和导弹”发动空袭,印度方面采取了报复行动,摧毁了巴基斯坦拉合尔的防空系统。
而根据巴基斯坦军方发布的声明,巴方在全国各地击落了25架来自印度的无人机。
从这一波交锋来看,应该是各有斩获,总体来看,局势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冲突的夜空,无人机无疑是搅局的明星。印度方面先发声,说自家军事设施遭到了巴基斯坦“无人机与导弹”的联手夜袭。作为报复,印度也毫不手软,宣称把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的一处防空系统给端了。
可是,巴基斯坦军方拿出的战报,讲的却是另一个故事。他们说,巴方武装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大显神威,成功拦截并揍下来超过25架侵入的印度无人机,型号主要是“哈洛普”。
巴方还提到,自从印度搞出个代号“朱砂行动”的军事动作以来,他们就在好几个地方捡到这类无人机的零件了。更糟的是,巴方称这些无人机袭击已经在信德省格特基地区造成了平民伤亡,至少一死一伤。
一时间,拉合尔的沃尔顿老机场附近防空炮火声隆隆,空袭警报也响个不停。巴军方证实,印度确实派了无人机对巴国多地发动袭击,自家部队已经进入“高度戒备和警惕”状态。除了拉合尔,旁遮普省的谢胡普拉、信德省的格特基,都有印度无人机被击落的消息传出。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南边的经济中心卡拉奇也传出爆炸声,卡拉奇机场的航班一度停摆。拉合尔和锡亚尔科特的机场也是关了又开。双方各说各的战果,这场冲突的真实面貌,还真是扑朔迷离。不过,总体看,局势虽然在失控边缘打转,但还没彻底滑向大规模战争的深渊。
在克什米尔那条敏感的实际控制线,炮弹也没闲着。印度国防部官员透露,7号夜里到8号凌晨,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实控线的四个区域,用小枪小炮搞“无端射击”。印军当然也开火还击了,据称这轮交火没马上造成人员伤亡。
但印度媒体不干了,指控说,从印方7号凌晨发动“朱砂行动”后没多久,巴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炮击就已经砸死了至少15个平民,伤了更多。巴基斯坦那边,暂时还没对这事儿吭声。
有分析指出,这次印巴交手,尤其是在有人驾驶的战斗机使用上,双方都透着点儿小心翼翼。据说,两边的飞机执行任务时,都没越过各自的实际控制线。这份谨慎,恐怕还是上次空战的教训太深刻——当时一个印度飞行员被俘虏,事后虽然被印度塑造成英雄,但那份狼狈和被动,印度军方估计不想再来一次。
对巴基斯坦来说,如果已经占了便宜,在并非你死我活的对峙中,见好就收,不给对方扳回一城的机会,或许是更聪明的选择。
说起来,印度空军这次以及过去几次冲突里的表现,实在有点对不起它那些响当当的装备,也引发了人们对其作战能力的深深怀疑。按理说,印度空军家底不薄,法国的“阵风”、俄罗斯的米格-29和苏-30MKI,都是国际上叫得响的先进战机,数量上也占优势。
甚至一度信心满满地想找巴基斯坦搞场大规模空战,好一雪前耻。谁知,这回又栽了跟头,甚至有点被压着打的意思,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深究起来,印度空军这“万国牌”装备的体系性问题就藏不住了。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飞机,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维护标准、零件规格,甚至打起仗来的战术逻辑都不一样。法国“阵风”有它自己一套指挥协议和作战理念,俄国苏霍伊系列又是另一套规矩。
理论上,这些装备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整合到一块儿,但真用起来,就像把好几套不同品牌、不同主题的拼图硬凑在一起,根本玩不转,更别提形成高效协同的作战网络了。通信不灵光,后勤也头大——光是维修手册就得准备好几种语言版本,这些都严重限制了整体战斗力的发挥。
反观巴基斯坦空军,战机来源相对单纯些,这就方便搞标准化的训练,指挥链条也顺畅,通信效率自然高。现代战争,早就不再是哪件武器性能好就能说了算的,而是整个作战链条能不能形成闭环的体系对抗。纸面数据再好看,到了战场上不能变成实打实的杀伤力,终究是白搭。
军事专家也说了,目前印巴这点冲突,还算是边境小规模级别。空战主要玩的是超视距,中距空空导弹和远程地空导弹是主角。
印度空军数量上是多,但在质量上,巴基斯坦空军有J-10CE和JF-17这些新锐,都装备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中距空空导弹(比如PL-15E,射程约145公里),跟印度“阵风”(配的“流星”导弹射程超120公里)这些主力机型比起来,几乎不相上下。“阵风”和J-10CE都算三代半战机,各有各的长处。
所以,小打小闹的话,空战谁输谁赢,更多看的是体系能力、飞行员的技术和战术水平,还有指挥官临场怎么拍板。巴基斯坦空军在2019年那次冲突中就表现不错,这次再捞到战果,也不是没可能。
这回冲突升级,据说导火索是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一起枪击案,死了不少人。印度指责这事儿跟巴基斯坦脱不了干系,巴方则坚决说不是我干的。印度外交秘书在解释自家军事行动时称,情报显示,针对印度的进一步袭击“迫在眉睫”,所以必须采取“威慑和先发制人的措施”。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一次讲话中情绪比较激动,说敌人“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屈服了”,“在一个小时的空战中,我们的飞行员把敌方战机炸成了碎片”。他还特意强调,巴基斯坦不光常规作战有实力,核武器也不是吃素的。
巴军方还指控印度在空袭中破坏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座水电站大坝,认为打水利设施这种行为“不可接受,是危险的升级局势行为”,并且指责印度的空袭危及了当时正在巴基斯坦领空飞行的几十架国内外航班上数千名乘客的生命安全。
面对紧张局势,印度国内也行动起来,搞了五十多年来头一次大规模民防演习,覆盖了全国244个被划为“民防区”的敏感设施所在地。国际社会对此也高度关注。
英国外交大臣就说对眼下这情况深感担忧,敦促双方都克制点,通过对话找外交解决办法,强调谁升级局势都捞不着好。英国首相也表达了差不多的意思。有国际问题专家认为,未来几天双方可能还会保持这种“低烈度交锋”的状态。
不过,也有分析师警告说,现在印巴之间火气都很大,冲突规模“可能造成可怕后果”,任何进一步的军事行动都可能带来无法承受的风险,还是赶紧回到外交桌边谈谈吧。
局势到底会怎么走,还得再看看。但历史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在南亚这块火药味儿十足的土地上,任何一点火星都可能燎原。那些想通过秀肌肉来找安全感的做法,往往只会把整个地区拖进更深的漩涡。这盘棋,似乎总是在老地方打转,却很少能看到真正走出困局的智慧。
信息来源
华声在线《巴基斯坦军方:已击落25架印度无人机 巴人员有伤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