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东实验幼儿园,孩子们如何传承雷锋精神。
在一个春风和煦的三月早晨,远东实验幼儿园里传来一阵欢笑声和童真的讨论声。
窗外,花坛里刚刚冒头的小花在微风中摇曳。
大家似乎都在讨论一个话题——“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真的可以像雷锋一样吗?”刚刚从绘本《雷锋的故事》中走出的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脸上带着认真的表情和求知的目光。
在远东实验幼儿园,“知雷锋”环节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看《雷锋事迹》的短片。
短片中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将雷锋叔叔的无私与奉献的精神生动地展示出来。
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对雷锋故事的感动。
不仅如此,老师们还安排了阅读绘本《雷锋的故事》。
在绘本中,孩子们从童真的视角走进了雷锋的世界。
他们好奇地问:“雷锋叔叔为什么总是帮助别人?”老师微笑着解释道:“帮助别人,是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爱。
通过这种简单直接的交流,孩子们对于雷锋精神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知。
当老师问起“雷锋精神是什么?
我们能做些啥?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花花说雷锋精神是乐于助人,皮皮说是勇敢,不怕困难。
大家踊跃表达着自己的理解和愿望,小小的心灵仿佛点燃了一簇簇火焰,每一颗火焰都闪烁着善良与勇敢。
志愿行动:小朋友们的温暖实践学雷锋不仅仅停留在故事里,孩子们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
在学校的大操场上,一群孩子正高声宣誓,他们是“新时代的小雷锋”。
小广播员们用清脆嗓音,向全校发起了学雷锋的倡议,号召大家争做“新时代的小雷锋”。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热火朝天的“行雷锋”活动。
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
小朋友们擦拭桌椅、整理玩具,用小小的双手让校园焕然一新。
老师们感慨道:“这些孩子们,真是了不起!”而孩子们则在行动中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成就感。
每一次的努力,都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颗善良的种子。
为了更系统地践行雷锋精神,幼儿园还设置了“小雷锋养成记”打卡单。
每次善举都会记录在册,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亮点。
打卡单不仅激励孩子们持续付出,更让他们懂得,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会汇聚成社会文明的涓涓细流。
艺术手工:巧手勾勒大爱精神除了行动上的践行,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也深入体会雷锋精神。
在绘画课上,老师们鼓励孩子们用画笔描绘雷锋叔叔。
虽然每个人笔下的雷锋形象各异,却无一例外都是那么亲切可敬。
孩子们用心地涂抹每一笔,仿佛雷锋叔叔就在他们的笔尖和心中。
手工课上,孩子们制作了雷锋帽。
小手在布料和针线间穿梭,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满含真诚和敬意。
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似乎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那个朴素年代里雷锋叔叔的温暖与无私。
在幼儿园的一角,有一棵“爱心树”。
每一片叶子上,都记录着孩子们的善举和感悟。
这棵“爱心树”不仅是孩子们心灵的表达,更是对雷锋精神理解与践行的寄托。
看着越来越茂密的“爱心树”,老师们倍感欣慰,孩子们也充满了自豪感。
萌娃担当:用心传递善的种子每一天的点滴行动,都是孩子们对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家长的眼中,这些平凡的善举汇集成了一股股温暖的力量。
爸爸妈妈们感叹:“孩子们在幼儿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一个妈妈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有一天,女儿回家后说今天在学校帮小朋友整理了玩具,我很惊讶,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们正在进行学雷锋活动。
这让我意识到,幼儿园的活动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做人之道。
家长的一些细微改变,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许多家长在接到孩子的“学雷锋倡议”后,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活动中。
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和纯真的心灵,触动了家长们的心。
这个春天,远东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助人为乐”之光闪耀校园。
他们不仅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善的种子,也点亮了家庭和社区的温暖。
通过这些具体的、细微的行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更懂得了奉献、无私与大爱的真谛。
相信在这一场场温暖的接力下,雷锋精神必将在这群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希望他们能将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成为社会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
这样,每一个被雷锋精神感动的人,都会用行动诠释善良与大爱。
希望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雷锋精神都能继续在我们的社会中绽放光芒。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善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的“雷锋”,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光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