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拉美小国鸣不平,中国在联合国点名怒斥美国,说出了193国心声
日前,在联合国这个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多边平台上,中国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怒斥:“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始作俑者,必须承担责任”!
【耿爽在联合国怒斥美国】
这并不是情绪化的控诉,而是来自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强权政治的坚决反对;也不是充满了场面话意思的外交辞令,而是为无数被剥削、被压迫的发展中国家鸣不平的“正义之声”。
事情发生在日前举行的联合国海地问题公开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代表中国发言时毫不避讳,直言不讳地点名批评美国,指出美国长期对海地的控制、干涉和剥削,是造成其今天局势的根本原因。
在讲话中,耿爽表示,海地虽然是第一个宣布独立的拉美国家,但却长期生活在美国的“殖民阴影”下。美国多次军事干预海地、操控其政局,甚至在该国陷入动荡与饥荒之际,还要对其加征所谓“基准关税”,行为之冷酷,令人发指。其中一句“始作俑者必须承担责任”更是振聋发聩。
在有些媒体看来,中国这次为海地“出头”,似乎只是一次外交立场表达,但事实上,这是一场立体化的全球博弈声明:
一方面,这表示出了中国始终站在“全球南方”的一边。
海地虽然是一个仅有1100万人口的小国,但它代表的是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相似的命运:贫穷、动荡、依赖、被剥削。而这一命运背后,大多都有西方强权插手的影子。
中国近年来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强调要推动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包容、共赢的国际秩序。此时为海地发声,正是在联合国平台上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国不是在搞地缘对抗,而是要真正为弱小国家争取话语权。
【特朗普将对海地加征10%的所谓“基准关税”】
另一方面,中国此举当着全世界的面揭穿了美国“自由贸易”伪装下的掠夺逻辑。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经济政策再次大幅右转。高关税、去全球化、产业脱钩、供应链围堵接连登场。中国成为其首要打击目标之一并不令人意外,然而海地等小国,却也没能“幸免于难”。
根据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海地将被加征10%的“基准关税”,特朗普此举无异于“趁火打劫”——在这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政府瘫痪、黑帮横行之际,美国反而从中捞取经济利益,进一步掏空海地的生存空间。
这种做法不仅与其所谓的“自由贸易”原则背道而驰,更让人看清了美国所谓的“全球秩序”背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双标霸权。
而与美国所主导的单边制裁不同,中国始终倡导通过联合国等多边机制解决国际问题。这次耿爽大使的公开表态,不仅是为海地问题发声,更是代替全球大多数被美国“压迫欺凌”的国家发声。
当中国代表讲出“何其悲哀”这句话时,不只是海地,不只是拉美,整个非洲、南亚、东南亚都感同身受。谁又不是曾经的“被掠夺者”?这场发言,让中国赢得了更多“沉默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与尊重。
众所周知,多年来海地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这其中虽然与该国深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有着直接联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美国。
【美国是海地局势失控的“罪魁祸首”之一】
早在1915年,美国便出兵占领海地,军政府持续控制其政权达19年;过去百年里,美国及其代理势力至少41次对海地进行军事干预。
如今海地社会秩序崩溃,街头帮派横行,美国仍有不可避免的责任,法新社就曾公开指出:这些帮派使用的武器正是从美国非法流入的。就连美国前驻海地大使詹姆斯都不得不承认:“海地当前的糟糕局势,是美国一手造成的恶果”。
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还要对海地商品加征关税,打击其对美出口,令其陷入彻底的经济崩溃之中。中国当着193国的面说出这一切,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海地的困境,但让世界看到了海地“惨状”的根源。
总而言之,“何其荒唐、何其粗暴、何其悲哀”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一道历史警钟。它提醒着世界:不要再让某些国家一边掠夺,一边说教;不要再让少数人代表多数人制定规则;不要再让最弱小的国家继续在沉默中承受。
今天的世界,仍然不是一个完全公平的世界:一边是嘴上喊着“自由民主”的美国,一边是不断掀起关税战、颜色革命和金融围堵的真实行动;一边是苦苦挣扎的发展中国家,另一边是将他们当作“战略筹码”的强权游戏。
但时代已经在变。中国这一次为海地发声,不只是一次外交事件,更是一种明确表态:中国站在全球多数国家一边,美国的霸权主义,是时候彻底翻篇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