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压垮小老板:我奋斗六年的事业眼看要凉
最近美国"对华加税"政策再次引发争议,不少经济学家直言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做法正让本土小企业遭殃。纽约有位做灯具生意的马修老板,就在镜头前倒起了苦水——原本红火的家族企业,现在被高额关税逼得快要关门。
△马修·哈塞特(资料图)
卖一盏灯亏100美元,这买卖怎么做?
马修·哈塞特2018年在纽约创业时,绝对没想到自己会栽在关税上。他和家人合伙开的公司专门从中国进口智能台灯,能调节灯光颜色还能模拟日出,六年卖出15万盏。可如今每卖一盏灯,他反倒要倒贴钱。
"以前卖274美元的灯,现在光关税就要交100多美元。"马修翻着账本直叹气。原本从中国进货成本就占大头,现在关税比产品成本还高,要么涨价吓跑顾客,要么自己硬扛亏损。更扎心的是,去年刚谈妥的一批货,眼看到港了发现关税比货值还贵,他只能咬牙让货轮掉头返航。
马修·哈塞特所出售的台灯
中国工厂搬不走,美国又造不出来
有人问马修:"特朗普不是说要把工厂搬回美国吗?"这话可把他气笑了。去年他跑遍美国东西海岸,发现根本找不到能接单的工厂。"别说全套生产线,连个螺丝配件都凑不齐!"中国工厂半小时能搞定的样品修改,美国工厂折腾半个月还没动静。
最要命的是成本差异。同样一盏智能台灯,在美国生产售价得翻三倍,可顾客哪会掏800美元买台灯?"那些喊着制造业回流的人,怕是没进过车间。"马修边说边摇头,现在仓库里不到1000盏库存,卖完就只能断货。
马修·哈塞特在其企业产品网站发布的关税影响公告
转型不成贷款黄,政府补刀最心寒
被逼急的马修想了个新招——把公司改成软件服务商。开发助眠故事APP、做冥想课程订阅,好不容易攒了万把用户。可转型需要钱,他掏空养老金账户,连姐姐的房子都抵押了。眼看就要拿到小企业贷款,政府突然改了规矩:但凡有外国股东的公司,一律不给贷款。
"就因为我表弟占1.5%的股份,他们直接取消贷款资格。"马修拿着驳回通知的手直发抖。更糟的是,原本谈好的"只还利息"贷款五月起要改全额还款,他现在白天跑融资,晚上写代码,头发都白了一半。
马修·哈塞特的自述:《我是一名试图在关税压力下挽救公司的小企业主,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像马修这样被关税逼到墙角的小老板,美国还有成千上万。婴幼儿用品商贝瑟说得更狠:"这不是阵痛,是直接掐断活路。"当初喊着"美国优先"的人恐怕没想到,最先扛不住的恰恰是自家小企业。正如马修在自述里写的:"我们不需要画大饼,只想有条活路。"可惜这简单的愿望,在华盛顿的算盘声里越来越渺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