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剧丑角到荧屏黄金配角,赵毅为何50岁仍单身?
赵毅的童年浸泡在京剧锣鼓声中。祖父赵鸿文是梅兰芳的御用武生,父亲赵荣琛执掌北京某京剧团。5岁吊嗓子,12岁考进中国戏曲学院,家族三代人早已为他铺好"京剧名角"的红毯。然而1992年的某个雨夜,22岁的赵毅在长安大戏院扮完丑角,望着台下不足三成的上座率,默默卸下了油彩。"
那天我演《时迁偷鸡》,翻跟头时听见观众嗑瓜子的声音比叫好声还响。"赵毅后来在访谈中回忆。他带着攒下的368元积蓄,骑着二八自行车开始跑组。1993年《牛子厚与富连成》里演个只有三句台词的龙套,却在片场被道具组误认成场务,支使着搬了整天的桌椅。
2000年的某个冬日,赵毅揣着冻硬的煎饼蹲在《大宅门》选角现场。导演郭宝昌盯着他京剧武生的身段,突然问:"能来段《盗御马》吗?" 赵毅当场甩开军大衣,在水泥地上连翻七个旋子,起身时军绿棉裤崩开了线。
这场即兴表演为他换来白敬业这个纨绔子弟的角色,也让他领悟到"戏疯子"的真谛——为表现角色酗酒后的癫狂,他连灌七两二锅头,吐在陈宝国戏服上的那口秽物成了经典镜头。《大宅门》爆红后,赵毅的片约从每年1部暴涨至5部。
他却在巅峰期选择出演农村剧《走四方》,在零下20度的黑龙江刨了三个月冻土,凭二喜一角斩获百合奖影帝。颁奖礼上他说:"我这人脸糙,就适合演土地里长出来的人。"
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摊主们见着穿褪色冲锋衣的赵毅都会热情招呼。这位国家二级演员的日常消遣,是在赝品堆里淘换明清瓷片。2015年他花光《闯关东前传》全部片酬,换回件"永乐青花",经鉴定却是民国仿品。
好友劝他攒钱买房,他却说:"我就爱这些带着故事的老物件,比钢筋混凝土有人情味。"这种执拗也体现在感情上。当好友闫学晶第6次给他介绍相亲对象时,他笑着摆手:"我这人就和古董摊上的青花瓷似的,看着热闹,真带回家怕您嫌占地方。"
当被问及是否遗憾,他摩挲着案头父亲留下的京剧脸谱:"我们唱戏的讲究'一棵菜'精神,既然选了台前做戏,就得把整颗心都亮给观众看。" 或许正如他在《棋士》中饰演的围棋师父所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