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成精了?问界M9连天上烟花都能扫,这哪是车,这是移动天文台
“车开在路上,屏幕突然炸出一朵烟花——抬头一看,远处真有人在放!”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华为问界M9车主的真实经历。2025款M9升级L3级智驾硬件后,其雷达感知能力直接捅破行业天花板,甚至让网友惊呼:“这雷达成精了吧?”

“烟花转瞬即逝,M9的雷达却能秒识别?”传统智驾系统还在和雪糕筒、悬空障碍物较劲,M9的3D+4D雷达组合却已经能捕捉几公里外的烟花绽放。从探测到同步显示在车机屏幕上,整个过程比人眨眼还快。华为的算法不仅让车辆“看得远”,还能“看得细”,动态物体的识别精度和反应速度堪称恐怖。
这技术到底有多狠?普通毫米波雷达只能探测固定障碍物,而M9的4D成像雷达增加了高程信息,能构建更立体的环境模型。再加上华为自研的AI感知算法,让车辆不仅能识别路标、行人,甚至能捕捉飞鸟、烟花这类高速移动的小目标。有业内人士调侃:“别的车企还在卷算力,华为直接卷到大气层了。”

目前智驾领域,特斯拉靠纯视觉方案打天下,而国内新势力大多依赖激光雷达+高精地图。但M9的雷达表现证明,华为在传感器融合和AI算法上已经甩开身位。有网友调侃:“看完M9的演示,某车企的智驾团队连夜改PPT。”更现实的问题是——这套系统的成本是否可控?如果华为能实现规模化应用,智驾行业的竞争格局或将彻底改写。
“车主到底用不用得上?” 有人担心这是“炫技大于实用”,但实际场景可能超乎想象。比如高速上提前识别远距离抛洒物、夜间捕捉突然出现的动物,甚至未来在智慧城市中协同交通信号。当车辆的感知能力突破人类视觉极限,安全冗余和驾驶体验都会质的提升。

“该欢呼还是冷静?” 技术很炸裂,但量产稳定性、法规适配性仍是未知数。目前L3级自动驾驶尚未全面放开,华为需要证明这套系统在极端天气、复杂路况下的可靠性。不过,当一辆车能“看见”人眼都难以捕捉的细节时,智驾的未来显然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所以,你的下一辆车会选‘能看烟花’的M9吗?”评论区已经吵翻天——有人催车企赶紧抄作业,有人默默打开银行APP查余额。但无论如何,华为又一次用技术证明:在智能汽车这条赛道上,“遥遥领先”不只是一句口号。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