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越打越凶,美军被迫做出一个决定,让中国成了最大受益者?
美军司令抱怨前线士兵打起仗来太“烧钱”,用200万美元的导弹击落1万美元的无人机,优势全在敌方。美军司令为何突然开始“反思”?这种情况对美国有什么影响?特朗普提出的万亿军费还够用吗?
据美媒报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军消耗了近10亿美元的弹药,胡塞武装却依旧“活蹦乱跳”。在这种巨大消耗下,美方的目标已经改变:开始抽调那些原本用于在亚太地区威胁中国的“决战导弹”,准备全部砸向也门。
【美军开始抽调高端武器对付胡塞武装】
美国正在“拆了东墙补西墙”
这些武器包括“战斧”巡航导弹、“杰索伍”联合防区外武器、“贾斯姆”远程巡航导弹等一众高端武器,但效果只能说一言难尽。
这反映出美国的军事资源分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明显失衡,虽然亚太地区被视为未来战略竞争的核心,但多个地区的冲突(如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红海冲突等)迫使其不得不优先应对眼前的危机。
此外,美国军工复合体长期以来依赖“边生产边消耗”的模式,但在高强度战争中,这种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此前的俄乌冲突中,美国用于支援乌克兰的各类军事物资,一度将美国的军火库“掏空”,导致其高端远程精确制导弹药库存迅速耗尽。
而如今和胡塞武装的冲突中,美国正在面对同样的困境,甚至不得不动用原本为亚太决战准备的战略储备,拆了东墙补西墙。
这显然是因为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局势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为了“面子”不惜主动挑起冲突,却最终发现投入远远超出了其最初的计划范围,导致军事资源被过度消耗。
【美军的消耗巨大战果却不怎么样】
不开启地面战美国很难打垮胡塞
而能够把美军拖入战争泥潭,胡塞武装自然有着其独特的战略优势,不仅擅长利用地形、游击战术规避风险,还成功利用低成本武器(如无人机和火箭弹)对抗装备先进的美军,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持续骚扰和消耗战削弱敌方意志,而非直接正面交锋。
尽管美军在武器技术和防御体系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面对数量庞大的低成本无人机和导弹攻击,防御成本远远高于进攻成本,即使能够成功拦截,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可以说,只要美国不开启地面战,就基本在短期内拿胡塞武装毫无办法,但问题是美国真的有勇气这样做吗?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一方面,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美国及其盟友无法轻易发动大规模地面战争,胡塞武装背后可能存在伊朗的支持,这也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对美军的后勤保障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年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的惨痛教训让美国知道,当地武装的分散性和隐蔽性使得精准打击变得极为困难,现在的美国已经扛不住这样的消耗了。
【美国已经扛不住地面战的消耗了】
美国的万亿军费恐怕依然不够美军挥霍
可以说,此前的乌克兰战场,以及现在的红海战场,正在加速消耗美国的实力,导致美军高端武器的生产速度远跟不上消耗速度,导致军费捉襟见肘。
美国经济近年来面临通胀、债务上限和财政赤字等多重挑战,限制了政府继续增加军费的能力,即便军费高达1万亿美元,也难以美军日益膨胀的需求。
【万亿军费依旧不够美军挥霍的】
在这种背景下,尽管美防长等一众高级官员,依旧频繁地在公开场合提及“对付中国”,但无法掩盖美军已经被死死钉在中东,无法抽身的真实情况。
归根结底,现在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任何挑衅中国的举动,实际上都是在给自己壮胆,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却连一个地方性武装都拿不下,美军的现状由此可见一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