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级航母配不了无人僚机, 美媒承认076领先一步, 美军无能为力

科罗廖夫 1周前 (04-10) 阅读数 148 #军事

近期美媒《战区》报道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办公室空战部主任、海军少将迈克尔·唐纳利关于美国海军“无人僚机”项目的消息。这是唐纳利少将在出席年度海空空间研讨会时的表态,简单来说,就是美军目前的超级航母无法容纳无人舰载战斗机,因此美国海军在短期内更加注重整合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类似“协同作战飞机”(CCA)之类的无人机项目,会由美国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先行验证相关技术。

(美国空军正在发展的两种CCA)

唐纳利少将的这番表态看起来让《战区》有些沮丧,无不悻悻地指出,如果美国海军真打算短期内不主动发展舰载无人战斗机型的“忠诚僚机”,那么有可能在这方面也会被中国海军的076两栖攻击舰领先一步。届时,如果美国海军在未来的海空一体战中处于下风甚至未战先败,整个美国军方也对此无能为力。

近年来,为先进战斗机配置无人战斗机类型的“忠诚僚机”,成为不少国家对下一代空战战术和空战体系的共识,比如美国空军的(CCA),中国的飞鸿-97A和攻击-11,俄罗斯的S-70B“猎人”等等。

美国海军在这方面起步不晚,或者说是先驱也不为过,2013年就在航母上完成了X-47B舰载无人机的起降测试,可最终还是因为不符合美国海军“低成本可消耗”和有人-无人协同的要求而在2015年下马,并将资源集中在MQ-25项目上。

(如果美国海军能把X-47B坚持下来,那么今天能获得的优势非常大)

归根结底,还是X-47B作为一种隐形无人机,优点多缺点也多,高达1.5亿美元的单价让美国海军无法接受,政治因素和军种利益分配也决定美国海军在2010年代无法全面铺开这种高端隐形无人机的装备。所以X-47B尽管技术超前且发展顺利,最终依然不可避免地从“实战装备”,沦为区区“技术先驱”。

十多年前美国海军放弃舰载无人战斗机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如今全球都在加速发展无人机型“忠诚僚机”,而且这个方向已被确定是未来空中战场主流的情况下,美国海军还如此沉得住气?

从唐纳利少将的表态来看,首先在一个平台上集成有人机和无人机,难度比想象的更大,弹射、回收、应急程序等甲板操作,以及指挥管理和与有人战斗机如何协同都是需要花时间和资源去探索整理的,如今忙于全球到处“灭火”的美国海军,可没有这个时间。

(美国海军坚持发展“黄貂鱼”,也是因为其被视为反制解放军反介入作战圈的重要一环)

其次,“黄貂鱼”虽然不算先进,但它是一个已经开展的项目,部署和配套设施也初见成效,既然开始做就要做到底,况且“黄貂鱼”的经验,也未必就不能用在未来美国海军CCA上。最后,美国海军除了依然希望能开发更廉价的消耗性CCA外,也是被X-47B下马造成的影响整怕了,唐纳利少将的观点就隐藏着美国海军高层决定继续观望一阵子的打算,看看科学界和工业界能否取得其他突破,届时再做决定也不迟。

在中国航空技术出现飞跃式进步的当口,美国海军暂时按兵不动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但也可以肯定美国海军再这么拖下去,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机母舰,以及第一次真正海上有人-无人战斗机协同的殊荣,大概就真的要被中国076四川舰抢下了。

(美国海军陆战队推进的XQ-58)

当然,这也和中美如今的造舰能力相差巨大有关。中国产能充沛且技术进步飞快的造舰业,可以腾出足够的资源,建造076四川舰这种有实验性质的全通式甲板+电磁弹射器万吨巨舰,即使未来这条路被证明走不通(可能性很低),中国造舰业也能保证将其改装成为两栖攻击舰发挥战斗力。

相比起来美国海军才是捉襟见肘:黄蜂级已经老旧,能维持运作已属不易,新一代的美国级目前下水3艘,第4艘正在建造,也就是与中国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相当。

可问题是美国级首舰“美国”号2009年开工,2012年下水,2014年服役;075首舰海南舰2018年开工,2019年下水,2021年服役。也就是说多出近一倍的时间,美军拿到的两栖攻击舰和中国海军一样多,先进程度还不一定领先,折射出来的现实对美国海军来说相当严酷。

(076的具体用途至今尚未完全揭晓,无人机母舰只是其中一个比较被广泛接受的猜测)

可能正是明白了家底已经没那么厚,不允许自己随便折腾了的现实,所以美国海军选择先行观望,不再贸然开启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去慢慢验证。至于未来会被中国领先,对美国海军高层来说,还不如多操心操心明年如何与美军其他军种争夺预算更现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

奉献原创分析和有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