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怂了还是我们中计了?美方终于说实话:关税战就是针对中国的

梅梅评历史 1周前 (04-13) 阅读数 47 #历史

"从今天起,我们将对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

4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全球金融市场瞬间炸开了锅。

美股狂跌,纳指暴跌4.3%,全球供应链人仰马翻。

而就在同一天,特朗普却对其他国家网开一面,宣布暂缓90天高额关税,只征收10%的"基准关税"。

这一出"打狗看主人"的把戏,把中国赤裸裸地摆在了靶心位置。

而咱们中国也不是吃素的!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即就撂下狠话:"美方畸高关税已沦为数字游戏,如继续,中方将不予理会。"国务院更是痛快,直接把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84%提到125%!

看这阵势,中美贸易战已经从当年的"你来我往"变成了如今的"刺刀见红",与此同时,特朗普却对别国“网开一面”,我们不禁要问:美国这是真怂了给别人台阶下,还是设了个局专门针对咱们?这背后究竟有啥猫腻?

揭开美国的真实面目

细看美国的所谓"全球公平贸易"政策,本质上就是针对中国的霸凌行动。

特朗普这次的关税大棒,明摆着就是奔着中国来的。

一开始他装模作样地对全球60多个国家都下手,转眼就给除中国外的国家放了90天假,这不是明目张胆地孤立中国是啥?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上周四的闭门听证会上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关税策略需要针对性,而中国是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核心问题。"

这话够直白吧?用关税做文章,就是想把中国踢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位置。

表面上看,特朗普政府这一波操作有三个明显动作:第一,突然对全球加征关税,制造恐慌;第二,迅速给其他国家"松绑",只对中国加码;第三,对华关税一路狂飙,从104%直接飙到145%,创下全球贸易史上最野蛮的征税记录。

这套组合拳打得相当精明。先是用关税大棒吓唬所有国家,再突然对除中国外的国家网开一面,这招"分化瓦解"玩得贼溜!全世界都松一口气,感激美国的"仁慈",反观中国被孤立在外,成了众矢之的。这就是美国惯用的手段: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再看美国的实际行动——4月9日,特朗普颁布对华关税令生效;4月10日,白宫宣布对华加码至145%;4月11日,美国财政部就紧急召开跨部门会议讨论如何应对中国可能的反制措施。

这一系列动作节奏之快,安排之紧凑,明显是蓄谋已久的部署,根本不是临时起意。

特朗普自己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重塑全球供应链",CNN、福克斯等美国主流媒体也曾在报道中反复强调"减少对中国依赖"的主题。

所有这些迹象都指向一个明确目标:美国这一手关税牌,就是要卡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咽喉,掐断中国出口这条命脉!

202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到3860亿美元,这在特朗普眼里简直是个耻辱。

更要命的是,中国制造业这些年火箭式发展,从鞋袜玩具到航空航天,从手机家电到人工智能,方方面面都在撬动美国的霸主地位。

美国商务部高官在国会听证会上多次表达担忧,他们认为,除了中美贸易逆差本身,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会对美国经济安全带来的挑战。

这一点从美国近年来频繁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就能看出端倪。

而特朗普这一招就是想直接掐断中国经济的血脉。加征145%的关税,不就是明摆着让中国产品在美国卖不动吗?

他们盘算着,中国眼瞅着最大出口市场没了,GDP增速大幅下滑,就会乖乖低头认怂,接受美国的所有条件。

可惜啊,这帮美国佬是打错了算盘。他们根本不懂中国,更不了解咱们这些年的进步!

中国的硬气反击

面对特朗普这一套组合拳,咱们中国态度坚决得很!当即宣布把对美关税从84%提到125%,而且,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直接撂话:"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为啥这次咱们国家这么硬气?因为咱们积攒多年,有了与美国硬钢到底的实力和底气!

国内多位经济专家在官方媒体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容易受关税冲击的国家了。目前咱们内需市场壮大、产业链升级、区域合作深化,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

人民日报评论员近期还撰文分析:"对美市场依赖已在下降。我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出口下降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

咱们现在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为应对这种风险准备的。

换言之,我们现在的内需已经占到GDP的六成以上,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即便美国市场完全关闭,咱们照样能高速发展!

再说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从芯片到软件,从新能源到人工智能,这些年咱们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美国那边一直在喊"中国超过我们了",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证明咱们的发展确实惊人。

要是美国真以为几道关税令就能让中国屈服,那真是小看了中华民族的韧性和智慧。历史上哪次外部压力没被咱们化危为机?这次也不会例外!

贸易战背后的世纪博弈

放到历史长河中看:这场所谓的"关税战"根本不是什么经贸纠纷,而是美国霸权体系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全面围堵,是大国博弈的又一个缩影,是美国试图阻止世界格局转变的激烈抵抗。

多位国际关系专家分析指出,美中竞争已经从单纯的经贸层面全面升级至科技、安全和地缘政治竞争,关税只是美国综合施压的一种工具。

美国决策圈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力量平衡,因此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了重大挑战。

美国国会近期举行的多场听证会上,不少国家安全专家警告称:"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力量平衡,是美国面临的最重要地缘政治挑战。"

看到没,美国佬哪里是担心那点贸易逆差,他们怕的是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动摇了他们一家独大的世界格局!

整体来看,美国对华战略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当年期望"中国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变成了现在的"全方位防范中国挑战美国主导地位"。

战略界普遍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已从接触转向竞争,这种转变是系统性和长期性的,不会因总统更迭而改变。

而这场关税战只是表象,背后是一场全方位的遏制战略。

你看看这几年美国的动作:科技封锁、金融制裁、军事挑衅、意识形态抹黑......处处都在针对中国崛起的关键领域下手。

而从历史上看,美国这招也不新鲜。

当年英国如何应对美国崛起的?美国如何应对苏联崛起的?都是一个套路:先经济打压,再技术封锁,最后全面对抗。

但历史也告诉我们,任何试图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努力最终都是徒劳的。

中国的崛起是历史必然,不是美国几道关税令就能阻挡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绝不会因为外部干扰而停滞不前。相反,这种压力只会激发中国更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贸易战的未来走势

看当前这形势,这场贸易争端短期内肯定是没完没了。

美国那边已经把对华强硬上升到"政治正确"高度,两党难得地达成了共识。可问题是,美国真有那个本事和定力跟中国长期死磕吗?

多家经济研究机构预测,如果美国持续高关税政策,将导致其国内通胀压力加剧,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毕竟,美国消费市场70%依赖进口,而中国又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美国人习惯了用几美元买到中国制造的商品,现在价格翻倍甚至更高,美国民众受得了吗?

特朗普在近期的一次讲话中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将经历一段痛苦的过渡期",这等于变相承认关税最终会伤及美国自身。

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措施就已经让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付了数百亿美元。

要是持续半年以上,美国通胀率可能突破预期,失业率上升,股市动荡,将面临"滞胀"风险。到那时候,美国政治精英们自己都扛不住压力,还能硬撑多久?

反观咱们中国,这些年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引下,抗风险能力不知道提升了多少倍。

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政府有强大的政策调控能力,能在短期内组织各种资源对冲外部冲击的影响。这是美国根本做不到的!

假设一下,如果中美真要"掰手腕",谁先顶不住?答案不言自明。

真要说最终结局,肯定不会是全面"脱钩"。即便美国政客再狂妄,也明白那意味着什么——全球经济体系的崩溃,这是谁都承受不起的代价。

最可能的结果是:高关税会持续一段时间,双方表面针锋相对,暗地里寻找合作空间,等特朗普政治需要得到满足,市场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美国自会找台阶下。

到那时,中国早就借此机会完成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国内大循环,并深度融入到了除美国之外的全球市场中。

等美国想重新融入中国市场时,恐怕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这场贸易战的最大赢家,最终一定是中国!

因为我们不仅有坚定的战略定力,更有应对外部风险的强大韧性。美国这招"关税牌",到头来只能成为其加速衰落的催化剂!

参考资料:《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2025年4月11日BBC《白宫确认对华关税145% 其余各国暂缓90天》,2025年4月11日美国商务部《2024年美国对外贸易统计报告》,2025年2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美国关税政策对消费者影响研究报告》,2025年3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梅梅评历史

梅梅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