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击破”战术的典范,野狐岭之战和萨尔浒之战
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把对手打倒,进而实现胜利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时候,战争其实也是点和面之间的一种关系,覆盖性的胜利是胜利,单点突破的胜利也是胜利,结果导向过程,战胜方拥有所有的话语权,特别是很多以少胜多和以弱胜强的战役,凭借巧妙的战术思维,成功名留青史。而历史上,有两场与女真人相关的战役,弱势一方凭借单点优势各个击破,最终取得了一场场传奇的胜利。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各个击破”战术以其独特的战略智慧和辉煌的实战成果,成为了众多军事家竞相研究和模仿的经典。这一战术的核心在于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进行分割包围,然后逐个消灭,从而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野狐岭之战和萨尔浒之战,便是“各个击破”战术的两大典范,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家们的卓越智慧,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军事思想。
蒙古骑兵
首先,我们来看蒙古骑兵凭借着机动性优势,在野狐岭之战中,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大破四十余万女真精锐的战役。
公元1211年,厉兵秣马多年的成吉思汗终于无法忍受金国人的压榨,决定掀起挑战巨无霸金国的战争,其率领蒙古骑兵直出张家口进攻金国,野狐岭之战由此拉开序幕。这场战役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对金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也是其军事生涯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可以说,这是决定蒙古人未来百年命运的一场战役,胜则可以翻过金国这座大山,横扫亚欧大陆;若是战败,那蒙古人将会被金国从草原上彻底抹除。
蒙金战役
当时,金国早已过了巅峰期,采取了稳固防守的战略,在野狐岭长城一线布下了重兵,企图凭借山势和长城的险要地势阻挡蒙古人的进攻。主持军事的完颜承裕将兵力遍布野狐岭长城各个地方,自己则坐镇中央,指挥全局。然而,这种分散兵力的做法,正好中了成吉思汗的下怀。
成吉思汗在抵达野狐岭后,迅速分析了敌情和地形,决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的战术。毕竟金军依托地形优势驻守,彼此之间难以及时支援,这就给了蒙古大军机会。所以他命令蒙古骑兵全部下马,以增强攻击的突然性和猛烈性。木华黎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在前,成吉思汗则亲率大军跟进,蒙古军队进攻神速,所有力量都用到了完颜承裕的中军大营。
野狐岭之战
面对成吉思汗的猛攻,完颜承裕意识到了自己的布阵失策,但为时已晚。由于兵力过于分散,联络调度已成大问题,金国军队很快就被蒙古军队分割包围,逐个消灭。最终,完颜承裕兵败如山倒,金国军队损失惨重。
野狐岭之战的胜利,不仅为成吉思汗统一金国奠定了基础,也充分展示了“各个击破”战术的威力。成吉思汗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成功打破了金国的防线,实现了对敌人的分割包围和逐个消灭。这一战术的运用,不仅体现了成吉思汗卓越的军事才能,也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后,再来说说,萨尔浒之战:专敌分、各个击破。如果说野狐岭之战是“各个击破”战术在草原上的经典演绎,那么萨尔浒之战则是这一战术在辽东地区的辉煌再现,将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公元1619年,明朝与后金政权在辽东地区爆发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会战,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
当时,明朝已进入中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停滞、军事懈弛,逐渐走向没落。特别是万历中后期,朝廷贪腐严重,土地兼并无法抑制,明朝财政枯竭,面对西南土司的作乱,明朝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面对新晋崛起女真部落,明朝最开始并没有集中力量进行打击,努尔哈赤趁着这个间隙统一了建州女真,再之后和蒙古联合,逐渐成事。
在势力日益强大之后,努尔哈赤决定脱离明朝,随即起兵反叛,自立建国,这当然是明朝所不能容忍的,于是在万历皇帝派出明朝几乎所有的精锐十余万北上,想要一举平定女真势力,大军到了辽东之后,兵分四路,互为犄角,直扑女真腹地。
面对明朝的进攻,努尔哈赤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明朝方面,由于政治腐败和军事懈弛,军队战斗力低下,且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在萨尔浒之战中,明朝军队被分为四路进攻后金,但各路军队之间缺乏联系和配合,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这为努尔哈赤实施“各个击破”战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萨尔浒之战示意图
努尔哈赤熟悉东北的地形和气候,他利用地形和敌人的部署弱点,果断集中兵力对明朝军队进行分割包围和逐个消灭。当面对明军四路分兵进攻时,他没有选择与分散的明军各路正面硬拼,而是针对明军的一路进行重点打击。例如西路军的杜松因急于求成冒进,努尔哈赤迅速集结兵力对其进行围歼。这种根据战场形势灵活移动兵力、寻找敌军薄弱环节作战的方式,是运动战思想的典型体现。
同时,努尔哈赤还运用了游击战和心理战术。他的军队规模虽小但行动敏捷,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对明军进行攻击。在作战过程中,他不断变换作战地点和方式,巧妙的利用天气与环境,在大雾天狂奔数百里御敌,避免与明军大规模的正面持久战。同时,他还利用明军将领急于求成的心理设下陷阱,像南路军主将李如柏在听闻前方战败后便仓皇撤退,最后自相踩踏。
最终,在努尔哈赤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后金军队以少胜多,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这一战役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明与后金之间的战略态势,使明朝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则由防御转入了进攻,从此之后,明朝再也无力掌控辽东,女真人迎来了真正崛起的机会;这次战役也充分展示了“各个击破”战术在复杂地形和不利条件下的强大威力。
努尔哈赤骑兵
整体而言,野狐岭之战和萨尔浒之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弱势一方利用灵活的战术,对强势一方的分兵战术采取了各个击破,导致了强势方各部之间无法实现配合联动,速战速决之下,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我们来了解下,“各个击破”战术的启示。
野狐岭之战和萨尔浒之战作为“各个击破”战术的两大典范,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家们的卓越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各个击破”战术要求我们在作战中要善于分析敌情和地形,找出敌人的弱点和破绽,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击。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和准备中,要注重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指挥和协调能力。
野狐岭之战地图
其次,“各个击破”战术强调在作战中要灵活机动、善于变化。这要求我们在作战中要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术和兵力部署,保持主动和优势。同时,在作战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心理战术的作用,利用敌人的心理弱点和恐惧心理进行攻击。
最后,“各个击破”战术也提醒我们,在作战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战术手段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和准备中要注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联合作战能力,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综上所述,“各个击破”战术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战略智慧和辉煌的实战成果,成为了众多军事家竞相研究和模仿的经典。野狐岭之战和萨尔浒之战作为这一战术的两大典范,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家们的卓越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借鉴。而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也充分展示了其战术大师的水平,也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游牧民族领袖。
在当今时代,虽然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各个击破”战术所蕴含的战略思想和作战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