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旬老太资产百万,却每天只吃馒头,多年后揭开原因令人泪目
2021年1月的一个阴冷下午,上海街头飘着细雨,
91岁的伍丽天站在公交站牌下,手里攥着帆布袋,
身上的旧棉袄已经被雨水打湿。
她本来是去医院看病的,却因为坐过了站,迷了路。
雨越下越大,路边的霓虹灯在水雾中模糊成一片,
她眯着眼努力辨认方向,却怎么也找不到熟悉的路标。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交警走了过来,撑着伞问她需不需要帮忙。
伍丽天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跟着他上了警车。
车子开到一栋老旧居民楼前,她执意请交警进屋歇歇脚。
门一推开,房间里空荡荡的景象让人愣住,几件旧家具蒙着灰,
一摞书堆在角落,墙上写着“付出,就是最大的收获”。
交警心里纳闷,这位老人看起来过得这么清苦,怎么会有闲心写这种话?
后来聊起来才知道,她每月有上万的退休金,手里还有几百万积蓄,
却全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自己只留了一间小屋和最简单的生活。
伍丽天的日子过得让人咋舌,她住的那间小屋在昆山,
几十平米,墙皮有些脱落,屋里连个像样的沙发都没有。
每天早上,她会从厨房的小铁盒里拿出一个白馒头,掰成两半,慢慢嚼着吃。
有时候馒头放久了硬邦邦的,她就泡点热水软化一下,凑合着咽下去。
中午要是想换口味,就煮点白菜叶子或者土豆丝,加点盐,连油都舍不得多放。
街边卖的烧饼,五块钱一个,她路过时会多看两眼,
但每次都摇摇头走开,说是太贵了。
衣服就更别提了,衣柜里挂着几件旧棉袄和毛衣,
都是几十年前的款式,袖口磨得发白,破了就拿针线补一补。
她连袜子都舍不得扔,补到实在穿不下了,
才从抽屉里翻出一双新的,叹口气换上。
每个月一万多的退休金,她给自己定的开销是三百块,
剩下的钱都攒着,连水电费都算得清清楚楚。
邻居们都说她抠得离谱,可没人知道她攒钱是为了啥。
要说伍丽天为什么这样,得从她的童年说起。
她生在上世纪30年代,家里原本是读书人出身,父母都有些文化。
可那时候日子不好过,她还没记事,父亲就因为一场病去世了,
留下母亲带着四个孩子艰难度日。
母亲白天给人缝衣服,晚上抄书赚点微薄的工钱,
可一家人还是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伍丽天记得最清楚的是冬天,家里连炭火都烧不起,
她和兄弟姐妹挤在一床薄被子里,冻得直打哆嗦。
亲戚看不过去,隔三差五送点米面过来,才勉强让这几个孩子活了下来。
姨妈家条件稍好点,见她聪明,掏钱供她念书。
她16岁那年,姨妈送了她一本日记本,
她在扉页上写下“予人勿念,受人勿忘”,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不能忘了别人的恩情。
苦日子熬下来,她考上了大学,后来进了上海评弹团当老师,
总算有了稳定的工作。可那段穷怕了的日子,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到了晚年,伍丽天的生活本该轻松起来。
她没结过婚,也没孩子,但有个侄女把她当亲妈一样照顾。
她在上海有套房,退休金也不少,
按理说可以舒舒服服过日子,可她偏偏没这么选。
2013年,她偶然跟着侄女去了趟江西的贫困山区,
那里的学校破得让人心酸,教室的屋顶漏雨,风从窗户缝里灌进来,
孩子们坐在歪歪斜斜的课桌前,裹着单薄的衣服认真听课。
她站在教室外头看了半天,眼泪止不住地流。
那天晚上,她躺在旅馆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那些孩子的脸。
她想着自己攒了几十年的钱,没儿没女留着也没用,不如拿出来帮帮这些孩子。
第二天,她就找到当地人,打听怎么建学校。
没多久,她得了肺癌,医生让她做手术化疗,可她算了算费用,
觉得花几十万拖几年命不如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们。
她选了最便宜的药,硬是把积蓄都拿出来捐了出去。
2015年,她又把上海的房子卖了,用卖房的钱在昆山买了个小屋,
剩下的50万捐给了基金会,还在苏山乡建了所希望小学。
建学校那几年,她不光出钱,还跑去盯着施工,
从砖头水泥到课桌课本,每样都要亲自过问。
伍丽天的付出没白费。苏山乡的那所希望小学盖起来后,
孩子们搬进了新教室,屋顶不漏了,课桌也整整齐齐。
学校还多了几台电脑,老师能教他们上网查资料。
她拿退休金设了个奖学金,每年挑几个家里穷但成绩好的学生,
资助他们念完中学,有的甚至考上了大学。
有个叫小林的男孩,家里靠种地过活,
父亲残疾,母亲走得早,他差点辍学去打工。
伍丽天知道后,把他列进名单,每年给他寄钱买书交学费。
小林后来考上了省里的重点高中,写信给她说要努力读书,将来回报社会。
村里人提起伍丽天,都说她是活菩萨,
连侄女都被她感动,辞了工作专门帮她跑基金会的事。
那次迷路的交警后来也常去看她,每次去都带点水果,
可她总说不用破费,留着钱干正事。
她的故事传开后,上海有家报纸写了篇报道,很多人看了都红了眼眶,
说没想到这么个不起眼的老太太,能干出这么大的事。
伍丽天的选择让人不禁去想,钱到底是拿来干什么的。
她把攒了一辈子的几百万花在别人身上,自己却守着白馒头过日子。
有人觉得她傻,可她从没这么想。
她常说,钱花在自己身上也就是个数字,花在孩子身上能变成希望。
她在昆山的小屋里住了快十年,墙上那行字还是她搬进来时写的。
每个月退休金到账,她就盘算着还能帮多少人。
她的眼神虽然越来越模糊,腿脚也不如以前灵便,
可她心里始终装着那些山里的孩子。
她用行动让人明白,日子过得苦点没啥,
只要能让别人好起来,那就是最大的安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