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四月十二风神诞,记得“吃4样,做1事”,祈愿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文娱纪 4天前 阅读数 341 #推荐

在华夏大地广袤的历史文化版图中,不同地域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习俗。农历四月十二,这一天被人们称作“风神诞”,民间也唤作“风婆婆诞辰”。此时正值麦收前夕,在许多地方,围绕着这个特殊的日子衍生出了丰富多样的食俗与讲究,它们宛如璀璨星辰,点缀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人云:“风为雨之使,调顺兆丰年。”风,在麦收前期的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既可能是带来甘霖的使者,也可能成为破坏庄稼的“元凶”。而“风神诞”的诸多习俗和食俗,正是老百姓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深情寄托。

吃4样

1、玉米红枣粥:

玉米,金黄饱满,象征着丰收的喜悦;红枣,色泽红润,寓意着生活的红火。将玉米与红枣一同熬煮成粥,那浓郁的香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仿佛是丰收的号角提前吹响。在“风神诞”这一天,喝上一碗玉米红枣粥,不仅能温暖肠胃,更能让人们在心底种下对丰收的美好期许。

- 做法:准备玉米、红枣、大米适量。先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浸泡片刻。玉米剥去外皮,洗净后切成小段;红枣洗净去核。将玉米段和红枣一同放入锅中,与大米一起熬煮至浓稠即可。

2、芝麻糖饼:

芝麻,寓意着节节高升;糖,象征着生活的甜蜜。芝麻糖饼,那酥脆的外皮裹着香甜的糖馅,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在麦收前期的“风神诞”吃芝麻糖饼,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日子能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升,甜蜜美满。

- 做法:准备面粉、芝麻、白糖、食用油适量。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醒发片刻。芝麻炒熟后擀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制成糖馅。将醒好的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片,包入糖馅,捏紧收口后擀成饼状。平底锅烧热,倒入少许食用油,放入糖饼,小火煎至两面金黄,芝麻的香气四溢即可。

3、菠菜面:

菠菜,翠绿鲜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面条,细长柔韧,寓意着风调雨顺、健康如意。在“风神诞”这一天,吃上一碗菠菜面,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也能为即将到来的麦收增添一份力量。

- 做法:准备菠菜、面粉、盐、鸡蛋、葱、姜、生抽、香油适量。菠菜洗净后放入榨汁机中,加入适量清水榨成菠菜汁。将菠菜汁倒入面粉中,加入少许盐和一个鸡蛋,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发片刻。将醒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切成面条。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面条煮熟捞出。葱、姜切成末,放入碗中,加入生抽、香油,用煮面的汤冲开,制成调料汁。将面条放入调料汁中,搅拌均匀即可。

4、豆沙青团:

豆沙,细腻香甜,如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青团,翠绿欲滴,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用艾草汁与糯米粉制成青团皮,包裹着香甜的豆沙馅,在“风神诞”这一天品尝豆沙青团,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更是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

- 做法:准备艾草、糯米粉、豆沙馅、白糖适量。艾草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熟捞出,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清水搅打成艾草泥。将艾草泥倒入糯米粉中,加入白糖,揉成光滑的面团。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片,包入豆沙馅,捏紧收口后搓成圆形。将青团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

做1事:祭风神,祈丰年

农历四月十二“风神诞”这一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庄重的祭风神仪式。人们早早地来到风神庙,摆上丰盛的祭品,有新鲜的水果、美味的糕点、香醇的美酒等。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焚香叩拜,向风神诉说着心中的祈愿,希望风神能够保佑麦收季节风调雨顺,让庄稼茁壮成长,颗粒饱满。

祭风神的习俗由来已久,它承载着老百姓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这些传统习俗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古老文化的温暖与力量。

让我们在“风神诞”这一天,遵循传统习俗,品尝美味佳肴,虔诚祭祀风神,共同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生活充满希望与喜悦。

感谢阅读文娱纪,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期待与您在文化的世界里再次相遇💕。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文娱纪

文娱纪

专注于传统文化习俗